刘禹锡〈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原是一组诗,刘禹锡写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那时,刘禹锡正被贬于夔州。这首诗是组诗的第八首,诗人借浪淘沙自写身世,表明谗言和被贬都是不会持久的,只要自己不辞辛劳,如淘沙般地天天淘洗,终有沙尽、见于天日的一天。整首诗一如刘禹锡的其他作品的风格一样,豪放、旷达、乐观,毫不妥协,对前途充满信心。
诗歌的1、2两句,即表明诗人自己的心态,不要说谗言如汹涌的浊浪扑面而来,不要说自己目前迁客的身份,有如沉睡江底的沉沙:难有见于天日的日子,不是,绝不会是!显然,这是作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这首类似七绝的短诗(有的选本把它归入七绝诗类,有的选本把它归入词类,因“浪淘沙”原是词牌名。二者皆可!),本当是忌讳重字重句的,但诗人一开头就接连用两个“莫道”,不仅造成了语气上的连贯,而且明白地抒发了自己坚定的、不屈不挠的决心。此外,作者在1、2两句里,连用两个明喻,既关合眼前之景,又达到了“写物以附意”(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的目的。再者,诗人在这两句中,明言“谗言”与“迁客”,一彼、一己,实则最后归结于自己的态度,表明周围环境不论如何恶劣,自己处境如何艰难,都毫无畏惧。
第3、4两句,是说,真金毕竟是真金,千淘万漉虽然极其艰辛,但吹尽蒙在上面的狂沙,真金还是会重见天日的。这两句,诗人以淘沙见金,来比喻遭贬之人,终将会洗清罪名,昭雪天下,表明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对落井下石,散布谗言的无耻小人的极度轻蔑。联系刘禹锡的政治生涯来看,谗言当然是那些诋毁永贞改革和刘禹锡本人的流言。千淘万漉是指刘禹锡一生所遭受的种种魔难和坎坷,但是他都意志坚定,性格豪放乐观,坚信正义必会战胜邪恶。“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两句诗,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整首诗,颇具民歌风格,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而且通篇用比喻,或明喻,或暗喻,起到了很好的突出主题的作用。
正是:
邪恶小人真无耻!诽谤诬陷没休止;
水落石出现真相,纸欲包火火烧纸!@*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