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5年05月14日讯】从《圣殇》、《大卫》到《摩西》雕像,从西斯廷教堂令人震撼不已的的画作到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设计,集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于一身的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在人间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活得像乞丐的富翁
终身未娶的米开朗基罗留给侄子的财产也很惊人:8000多个杜卡特金币、数不清的银行账户,还有田园房产,换成今天,他可是坐拥好几百万英镑的富翁、世上最富有的艺术家。
然而米开朗基罗一辈子受苦受累,几乎没有享用丰厚的物质生活。他的收入除了支付颜料、石材、雇工的费用外,主要都给了父亲兄弟叔伯和侄辈们。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创作不仅是超强的体力劳动,而且凝聚了他全部的精力、激情和创意,在无数次失败折磨中克服种种困难,经常不眠不休地寻觅成功的诠释表达,是极其艰辛不易的。他吃硬面包就咸鱼,穿着挂满油彩和灰屑的旧衣,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精疲力竭地倒头就睡,活得像个乞丐或苦役犯。
人们仰慕叹服他的天才杰作、宏伟气魄和非凡毅力,不少人也把他解读为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工作狂,独来独往,脾气暴躁,自虐自闭的奇才怪人。
虔诚修行的观念
年幼丧母的米开朗基罗寄养在奶妈家,奶妈的丈夫是个石匠。他从小就与石头为伴,跟石匠们学会了用凿子和锤头来造像,粗朴的生活方式使他放松自在。
在佛罗伦萨求学时,米开朗基罗接受人文主义思想、新柏拉图学说,常听宗教改革家萨伏那罗拉的演讲,禁欲虔诚修行的观念对他影响很大。他曾表示:“应当回归更纯粹的信仰方式,不应享受各式各样繁华的东西。”甚至说到每个人都应当苦修。萨伏那罗拉抨击教会腐败而被火刑处死,心灵受到极大震动的23岁的米开朗基罗,雕刻了成名之作《圣殇》(《哀悼基督》)。他打破常规,把怀抱耶稣遗体的圣母塑造得非常年轻柔美,同时深沉静谧的忧伤哀感顽艳,摄人心魄的悲悯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米开朗基罗解释说:贞洁女子比纵情享乐的女人更美得持久。圣母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在灵魂和肉体上永葆青春。
雕刻般的减法人生
米开朗基罗对人体解剖学有极其精深的研究,为此他亲自解剖了数十具尸体,对人体的肌肉,骨骼作了详细的研究,并达到严重影响食欲的程度。米开朗基罗充满力量和运动感的素描手稿,如今都是无价之宝,仅大卫的素描造型他就画了1000多张。经过3年与世隔绝的苦干,一层又一层,一锤又一锤,米开朗基罗终于把一个英雄美少年从沉睡的大理石中唤醒。《大卫》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如此完美,精确得无懈可击。年仅26岁的米开朗基罗被公认为最伟大的雕刻家之一。
雕刻是做减法,只能去掉,不能加上,凿去多余的部分,简洁流畅、气韵生动才是好作品。米开朗基罗清苦极简的生活,即是雕刻般的减法人生。他认为自己的才华是神的恩赐,唯有穷尽毕生之力向着高洁美好的顶峰攀登,不断吃苦消业升华,专注向神,才能保持创作状态的敏锐鲜活、冲劲儿和灵气。而舒适安逸享受是个大陷阱,会消磨意志,钝化感知,懈怠麻木,堕落沉沦。所以无论多么富有,他都活得像个穷人,非常简朴,吃得很少,睡得也很少,“将自己献给壮丽的构思——那些来自天庭的启发”。
苦行僧的神奇画笔
“好的画,迫近神而和神结合……”米开朗基罗说,“它只是神的完美的抄本,神的画笔的阴影,神的音乐,神的旋律……”他强调“保持孤独才能听到上帝的声音”。
这位潜心于艺术修炼的苦行僧,以巨人的担当,全身心投入地绘制了从《创世记》到《最后的审判》的伟大宇宙史诗,这是他一生中最艰苦卓绝也是最辉煌绚丽的艺术壮举。
1508年5月至1512年10月,历时4年5个月,他独自一人完成了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记》,从开天辟地到洪水方舟,9个主图,343个人物,绘画面积达530 余平方米,其工程之浩大和艰难是难以想像的。在18米高的脚手架上,长期仰着脖子、废寝忘食地作画,米开朗基罗在诗中描述:“在工作的酷刑中,我肿着甲状腺炎般的脖子,胡子指向天,头颅弯向着肩,胸部像头枭。颜料淋在脸上……前身拉长,后背缩短,仿佛一张弯弓。”当作品完成时,37岁的米开朗基罗却像个憔悴不堪的沧桑老人,视力和颈部严重受损,身躯佝偻变形。腿脚肿胀得只能用刀划开靴子,连皮也一起撕了下来。
1536年,61岁的米开朗基罗又在西斯廷教堂祭坛后面220平方米的大墙上,用了近6年的时间,独立绘制了壁画《最后的审判》。将《圣经‧启示录》的末日审判表现得淋漓尽致,惊心动魄。神高举右臂宣告审判开始,行善者升入天堂,作恶者打下地狱。
西斯廷教堂每年吸引500万游客(每天2万人)前来参观,仰望米开朗基罗的旷世巨制,无不震惊于它的磅礴壮美、超凡脱俗,是信仰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叹为观止。
从神之手赋予生命灵魂到神挥手之间善恶有报,500多年过去了,米开朗基罗在画作中向世人诉说着从创世到末世的涵义奥秘。
与自己较劲 超越自己
文艺复兴时期,教宗大兴土木,建堂修墓,投标竞争,招聘人才,大师对决最为精彩,话题不断。晚年的米开朗基罗表示,自己从不妒嫉别人,包括达·芬奇和拉斐尔。实际上,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米开朗基罗,一生只跟自己较劲,每个阶段都在突破自己、超越自己。他得天独厚活到89岁,70余年的艺术生涯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奇迹。
若不是教宗的艺术总监布拉曼特妒忌他的才华,唆使教宗暂不修陵墓,逼迫擅长雕刻的他去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他还没有这个难得的机遇呢!
不过当时还真接受不了,教宗尤里乌斯二世的朝令夕改,让他的雕刻工作前功尽弃,还要为采购来的石料背负巨债,让他这个湿壁画生手登高向天作画,这不是要看他笑话吗?他逃回家乡,教宗动用军事力量打到佛罗伦萨,迫使他回罗马工作。教宗看得清楚,米开朗基罗没有达·芬奇精明复杂,也没有拉斐尔柔和讨喜,却是文艺复兴三杰中最虔诚的天主教徒,虽倔强难搞,但是个再艰苦也能勇往直前的人,其作品独有的力度和大气尤为难得。
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拒绝外界探视,只留下一个调制颜料干杂活的,从脚手架设计到构图草创、绘画上色,全都亲力亲为。湿壁画就是在半湿的灰泥上作画,加水加色粉得趁新鲜,因为颜料干得快,事前要做好准备,作画得一气呵成。他拆成好几个部分独立完成,因为每个区块都要趁新鲜。如返潮发霉,则心血泡汤,刮掉重画。
天才与权力拉锯的戏剧场面一再上演,先是内容由教宗命令的12圣徒变成画家要的《创世记》,后是追求完美、坚持自己艺术思路的画家与不断催促完工的教宗时常争吵,一次,暴怒的教宗竟挥舞手中的权杖追打米开朗基罗,又派人带上500金币致歉求他回来。
天顶画揭幕,别开生面的独创性令所有的人惊艳得目瞪口呆。那神造万物的全能与威严,天地之初的壮阔清新,元气饱满,纯朴憨萌,栩栩如生。拉斐尔感慨:“米开朗基罗是用上帝一样杰出的天赋创造这个艺术世界。有幸适逢米开朗基罗时代!”
1513年,教宗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除了青春《大卫》,最能体现他炉火纯青的雕刻成就的是《摩西》。半神半人壮年的摩西,德高望重,威仪尊严,雄健刚劲,手捋长髯,目光如炬,神采沛然。
1529年,54岁的米开朗基罗参加了保卫佛罗伦萨的战斗,抵御罗马教宗克列门六世和德王查理五世的联合部队围攻,他担任军事防守工程的总工程师。战败后,他流亡外地,受到通缉。后来,新教宗克列门七世提出赦免的条件是为美第奇礼拜堂作雕刻装饰。美第奇墓前《昼》、《夜》、《晨》、《昏》的组雕,米开朗基罗以男女人体表现沧桑岁月中的忧思悲怆,寓意深邃。
在71岁高龄时,米开朗基罗迎接工程史上最困难的挑战,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了直径达42.34米的巨大圆形穹顶,气势恢弘,美轮美奂。阳光从圆穹和16个采光窗照进殿堂,恍若沐浴着天国之光。仰望内壁艳丽的镶嵌画,如立于众神注目的苍穹之下。
灵魂的救赎
垂暮之年的米开朗基罗,不仅无偿地主持圣彼得大教堂的修建工程,而且拿起锤子凿子继续雕刻,反来覆去只有一个主题——受难与灵魂的救赎。距离他23岁的《圣殇》已半个多世纪,辞世前几天,他还在修改《隆达尼尼圣殇》,深沉哀婉中有着回归式的慰藉。
“史上难道还有任何艺术家能若米开朗基罗一般曾经在这么多不同的领域均获得成就,曾经如此深度地探索信仰、罪恶与救赎的真谛……”这是我看到的最中肯的评论。
“在我所有的作品当中,我把自己献给了您。神圣名下的无限荣光,大爱与至美,这都是您的创作。”晚年的米开朗基罗祈祷着,“上帝啊,让我的灵魂安息吧!”
责任编辑: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