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的秀才,其地位是列于四民之首,(士、农、工、商)颇受社会尊崇。于是有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俗语,可见当时是如何受人钦羡与仰慕了。但是天下事,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样样说清,事事讲明呢?下面的一则故事,就说明秀才也有出糗的时候。
前清某一年,四川张姓和李姓两秀才,年少登科,顾盼自豪,正当春风得意之际,下一年的会试期到了,于是相约作伴,连袂入京去了。
途中发生了许多事,这儿暂且不提,此刻,他们正跨进某地的一家客栈。古时乡镇客栈建筑,大都是临街为曲尺形的柜台,屋檐上吊挂着的是“安寓客商”的长方形白纸灯笼。里面为茶馆或酒馆;再里面为条方形的天井(小客栈则无);正中与东西两面,则为上官房或东、西官房等等之类。
曲尺形柜台中坐的人为掌柜或老板。凡尊贵的客人,多属掌柜或老板亲自接待,其余则视情况而定。且说这两位秀才所跨进的客栈,坐在柜台内的却是一位老板娘。
斯文人,差不多从走路、跨步、举止便可看出,自然那时的秀才,衣履服饰与一般人并无多大区别,但却瞒不过这位阅人无数的老板娘。
“两位老爷贵姓?”这老板娘满面春风的从柜台中站了起来。
他俩为了在老板娘面前卖弄一下自己的渊博学识,于是张姓秀才答道:
“在下是弯弓子,这位是十八子。”
“原来是张老爷和李老爷。”俏皮话讲得虽好,但丝毫未把这女人难住。
“大娘贵姓?”为了考考这位“无才便是德”的“女子”,于是李秀才紧接着问。
“巳点。”这女人高声回答,接着便展露着轻鄙的笑容忙活去了。
因为这么一句话,便考倒了两位能知天下事的茂才公子。
所以,他俩怏怏的吃了晚饭,闷闷不乐的脱了衣服,上了床,抵足而眠。可这心中有事而脑中未解,哪能睡得着?
耳中听得镇上更夫打了二更,李秀才开始背起“百家姓”,猛的将大腿一拍,从被窝中跳出来,嚷道:“有了!老兄!这女娘姓‘巴’!”
“亏你,老弟何不早说!”
立刻他们很愉快的睡熟了。
半宿无话,又到第二天清晨,二人见到老板娘。
李秀才说:“好个巴大娘,害得我们想了一夜!”
张秀才说:“多谢大娘,您真厉害极了!”
中国特有的文字游戏:谜语(猜谜)、灯谜、诗谜、灯虎、灯猜、射覆、破闷儿等等,其意境之深、奇趣之妙,不下于拆字与相字。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人们已逐渐的疏淡了这些“文化珍玩”,这种有价值的文字益智消遣,还能保留多久,谁也无法预言,十分可惜。◇
责任编辑:吴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