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间,“天”与“地”人们是再熟悉不过了。但什么是“天”?什么是“地”?汉字又是如何表达“天”与“地”的概念,恐怕一般人就不一定能说得清。当然可能有人会想:弄清了有什么用?下面我们就看看弄清这样的问题有没有用。
《易经》中有这样两句〈象〉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相信这两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一些学校、单位、企业等,都喜欢从中择其为名、座右铭、校训、宗旨。可是,如果请教他们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或字面上的么意思,比如“天”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会“行”且“健”?“健”又指什么?
君子又为什么要“自强不息”?为什么是“自强”而不是“他强”?为什么“自强”还要“不息”?大概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就算你查遍网路,也不一定能找到令你满意的答案。
所以,我们对很多平时挂在嘴边、心裏比较推崇的名言,自己却稀里糊涂。如果以之教人,不啻误人子弟。将这样的问题弄清楚,肯定是有意义的,那其中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性、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等方面内涵,还包含着训练思维、启迪智慧的方法论层面的意义。
当你清楚“天”的概念后,你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一下子就能把整句话贯通起来。下面就看看汉字“天”表达的是什么概念︰
“天”的甲骨文是“大(大人、成人)”上顶“囗(ㄨㄟˊ wéi,区域、范围)”形,显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人头顶上的空间范围,即天空,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顶天立地”。人头顶上的空间包含的内容可就太丰富了,所以“天”又可引申出诸多相关的含义。
首先,“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它又可以表示自然,即日月星辰运行、四时寒暑交替、万物受其覆育的自然之体。比如,《尚书.虞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明确以上“天”的含义,再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从字面上就容易理解了:能够“行”的“天”,自然是“天体”了,这个天体,可以是太阳也可以是太阳系、银河系,进而扩大指整个宇宙。
天体运行,包括自转、公转,周行而不殆,所以称“健”,它健壮、健康、健全而不会病、怠、懈。
作为“君子”,那些致力于“修、齐、治、平”有大抱负的人,或包括处在社会管理地位的人,自然也应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即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体运行是自身的内在机制在起作用,而非外力所为,所以君子的修习、修行,亦应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自强”,而非外在所强加。
天体运行“健”而不殆,君子的修习、修行自应“强”而“不息”,同时并行,才能达成大抱负。用修炼界的话讲,人活着就是在造业,人在尘世中生活就在被污染。所以对修炼而言,是不进则退;对君子而言,自当“自强不息”。
其次,天地万物是如何产生、存在与运动的?中外传统文化中都认为是由“天”外的高级生命所主宰控制,西方称之为“上帝”,中国多称之为“天”。
如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所以,要顺“天”意而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不怨“天”尤人。
《尚书.太甲中》中还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ㄏㄨㄢˋ huàn,逃避)。”“天”降灾祸,尚可回避。怎么回避?修德赎罪,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而自作孽,那就恕无可恕,活无可活了,所谓“逆天者亡”。(当然“天”还有其他诸多含义,由于篇幅关系,就不一一例举了。)
谈完“天”,再说说“地”︰
地,原用“土”表示。如《易经.离.彖辞》:“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这里的“土”就指土地、大地。《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里“土”则指地域、疆域。可见在古老的观念中,有“土”的地方即为“地”。
后来另造了“地”,从土,它(yí ㄧˊ,即“蛇”)声,它亦表如蛇盘踞之意,表示所处的场所、位置。如《孙子兵法.虚实》:“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再比如,人们平时所说的就地取材、随时随地、目的地、场地等。
由“场所、位置”,引申出“地面、陆地”的含义。如《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另人们平时所说的如履平地、五体投地、席地而坐、田地、山地等,进而引申表示大地(与“天”相对)。
如《易经.系辞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另如人们平时所说的天地之间、顶天立地、惊天动地、陆地等。又引申表示地球,如《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还有如人们平时所说的地壳、地质、地月通信。(当然“地”还有其他诸多含义,由于篇幅关系,就不一一例举了。)
明确以上“地”的含义,再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从字面上就容易理解了:
“地势坤”,指大地延展、广袤。“坤”的意思是延展的大地,而不是简单的“地”,否则“地势坤”就成“地势地”了,那成什么话?
延展广袤的大地无所不载,无所不育,没有分别,一视同仁,所以它上面有动物有植物,有活物有死物,有生长物有排泄物,一体存在,并行而不悖,所谓“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第十章》)
那么作为“修、齐、治、平”的君子,自应效法大地,拓展胸怀,能够坦然面对、容受万事万物,包括喜欢和不喜欢的,所谓“执两用中”,不厌恶、抛弃某一端,因为那也许正是君子“修、齐、治、平”的意义所在。
当然,光宽广还不够,就像贫瘠的土地,面积再大也长不出更多庄稼,所以“修、齐、治、平”的君子还要厚其德,“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对举时,则︰前者表阳动、刚毅,后者表阴静、宽厚;前者表外放、惠泽,后者表承负、滋养;前者表进取,后者表护持……@*
点阅【汉字正义】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