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香港篇)
陈鸿辉
就像其他的爱好模型者一样,陈鸿辉喜爱自己动手做模型。最初坊间买来的汽车模型,总是组装得不满意。后来他开始制作巴士模型,由改装到自行创作,终于发展成事业,目前从事交通模型玩具的开发与生产。虽然近年已逐渐减少巴士的模型制作,但在举办巴士模型创作比赛见到精彩作品时,再度点燃陈鸿辉动手制作模型的热情。2006年尝试制作微缩景模型,两年后完成第一个作品“回忆徙置区”,并得到2008年香港公开模型大赛情景组亚军。
陈鸿辉在不同时期创作会有不同偏好的题材,不仅作品的形貌不同,其中乐趣也不尽相同。随着年纪渐长,基于念旧,陈鸿辉想把一些旧事物用立体的方法展现出来,给予参观者更具体的回忆与感受。
《回忆徙置区》
徙置区的屋邨斜坡、企街小贩、理发店及士多等特色,在模型中地道的呈现出来;搭配几个手民生活的小情景,例如绿衣扫街茂推垃圾车在马路穿插,煮妇在走廊煮食等等,以描述当年居民的生活境况。
黄曼萍
黄曼萍( Wong Man Ping, Bertha)和很多微型艺术家一样,从收藏微缩艺术品开始,逐渐摸索自学而成为创作者。由于过去工作之便经常游历各国,期间总会特意腾出时间去寻找心仪的微缩作品(特别在伦敦和美国),同时也开始寻觅微缩艺术的教学杂志或书本。喜欢挑战的黄曼萍就这样边做边学,从屡败屡试到掌握窍门,最终发展出个人的风格。
黄曼萍开始在展览会和在eBay上出售作品,目的是测试作品是否受欢迎。当有人争购她的小玩意时,便兴奋若狂!有些作品更被收购到泰国私人收藏家的手中。然而这种买卖维持了好几年之后,黄曼萍不想再受为客户赶工的压力,而只想为自己兴趣创作。虽不再为出售而制做,但创意仍不断涌现,她便把新作放上网站供人观赏,并与其他同好分享。
《海鲜档》
《海鲜档》取景于香港东面的西贡码头区旁的海鲜档,大小鱼缸养着各式各样的海鲜。为了营造海鲜档琳琅满目的效果,特别搜罗了不同品种的鱼虾蟹,使作品看上去更加丰富逼真。
《大牌档》
大牌档是香港饮食文化精华之一。二战后,当时政府为了创造就业机会,发出不少“固定熟食摊档”牌照,持牌者可以于露天的公众地方合法经营小摊档。但八十年代政府认为大牌档的公众卫生情况恶劣,于是收紧牌照,大牌档于香港的数字亦日益减少。
本作品取材于香港地道的食肆大牌档,简单的坎具,流动的档口,便宜的饭菜,为香港五、六十年代的市民供应廉价美、方便的熟食。
《药材铺》
香港医疗服务虽然以西医为主,但不少市民生病时仍然会选择中医,而香港岛上环的高陆街更加以药材铺而闻名。这个作品是仿照传统中式药材店铺,店内有装满各式各样中药的百子柜,如北茋、党参等,都是用黏土亲手制作……百子柜旁边还有正在煎煮中的大药煲呢。
《活家禽档》
香港的家庭主妇都喜欢去街市(菜市场)买菜,而菜市场都以新鲜屠宰的家禽来贩售,可是由于香港曾经爆发禽流感,一些菜市场不再出售新鲜活家禽了,政府更打算未来禁止出售活家禽,实施中央屠宰,因此在香港的菜市场再也看不见鸡笼。有鉴于此,作者做了一些鸡笼及活鸡活鸭,希望令大家知道以前市场充满鸡鸭热闹叫声的日子,保存这份鲜活的回忆。
汤润琴
汤润琴的(Tong Yun Kam, Piano)“黏土情结”至今已有十多年了,不但热情未曾消退,而且在风格、设计、大小规模都更上一层。作品更加精致、细微。她仍在鞭策自己,继续学习、钻研,让大家能继续欣赏不同作品。期许在未来的时间内,自己能有更大的飞跃,得到更多的认同。
自2004年开始汤润琴便积极参与展览,包括太古城“怀旧香港情”(2010)、第46届工展会微型艺术展“香江岁月”,并于现场设工作坊教授格仔饼(2011)、中环展城馆“独特的香港缩影”(2012)、青衣城“祝‘节’盛会:中港台三地微型艺术联展”;部分作品教学“平安包山”、“车仔档”等,更收录于微缩手作书《消失中的香港》1至5辑。
《熟食街》
《熟食街》里有着不同车仔档,有生菜、鱼肉、碗仔翅、煎酿三宝、鸡蛋仔、鱼蛋粉、粢饭、油器等,都是小市民非常熟悉的,但随着经济高度发展,街头小食也渐渐消失。作者借此作品为大家回味一番。
陈慧姬
陈慧姬于2003年开始创作1:12微型食品及情景,编写个人作品网页“姬姬缩小之物”,2005年正式开始教导微型艺术至今。
小时候的陈慧姬十分喜爱手工艺,6岁时经妈妈的教导已学会给娃娃编织冷衫,甚至缝制了一些“绒毛小动物”。中学时代接触黏土花后也在两年间学会混色及黏土运用的技巧。然而在一时无故放弃了手工艺,又经历了丧父的打击,人生陷于低谷。数年后一日在旧居大扫除时,无意发现一堆弃置已久的黏土工具及颜料,才恍然大悟,自己失去的其实就在身边,只是当时未有珍惜。从那时开始,陈慧姬便决定再次拾起工具及颜料,重拾往昔的冲劲及带着兴奋愉快的心情,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幻“小人国”。
《旧式茶楼》
“茶楼”── 一个香港人共同成长的地方,由最初禁止女性出任,普及到今天闲来随时可以去的地方。不少香港市民的脑海中,都烙印着与家人去茶楼的童年回忆。作品中最特别的是点心车,以前的茶楼每款点心都放置在点心车上,放置虾饺烧卖的点心车自然是“被围攻”的对象。现在大部分的茶楼都用点心纸取代了点心车,避免了人车争路的时候,但也少了争点心的乐趣。
《时光微旅-中港澳台袖珍艺术交流特展》目前已进入倒数﹕提醒爱好微型袖珍艺术的爱好者,勿忘在2014/3/2日前,前往佛光缘美术馆(台北市信义区松隆路327号10楼之一)参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