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颜回扬道义以济世 视师志为己志

font print 人气: 698
【字号】    
   标签: tags:

颜回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十三岁从学于孔子,毕生力行师教。据《论语》中记载:颜回敏而好学、德行出众、志向远大、尊师重道,真正能够做到“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多次受到孔子的赞许,被后世称为“复圣”。

学以明道

颜回勤学、善思,学以致用,尽管学习条件很艰苦,但他早作晚息攻读研习诗礼,对孔子所授反复温习,做到“闻一以知十”。孔子多次夸奖颜回好学,称赞他“语之而不惰”,一闻师教就立刻去实行;称赞其虚怀若谷的品德;称赞其能择善而从。

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说颜回使用简单的竹器吃饭,用瓢饮水,住在陋巷,别人受不了的贫苦,颜回却泰然处之,并不改其自身的快乐。

这与孔子所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境界相通,就是说如符合正道,即使吃粗粮、喝白开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乐在其中。老师孔子在贫寒困苦的生活境遇中能“乐而忘忧”,学生颜回也能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可见,对孔子、颜回这样品德高尚的人来说,快乐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人们把他们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合称为“孔颜乐处”。而“孔颜乐处”这种精神境界,也成为一代代后辈文人士大夫修养自身,追寻真理大道,看淡物欲名利的一种高尚追求,并使得华夏民族崇高的道德标准得以延续二千多年。

鲁哀公曾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意指不迁怒于别人,“不贰过”意指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颜回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对老师所讲的每句话都不懈怠,他善于自省,“反求诸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最终成就了其仁人君子的人格,儒者的风范。在待人处世上,颜回曾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崇礼行仁

颜回素以德行着称,他认真领悟孔子关于“仁”、“礼”的涵义并真正地去躬身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

他曾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意思是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念头和言行符合礼的原则,就叫做仁。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天下则归于仁。

颜回又问关于仁的具体要求有哪些,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孔子对他进行“克己复礼为仁”及“四勿”的教导后,颜回马上表示,我虽然不聪敏,但是我能够遵照老师的话去做。

《孔子家语》中记载:颜回、子路、子贡三人应孔子的要求,谈及各自的志向。颜回是这样讲的:“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孔子对颜回的评论是“美哉!德也”。

师志己志

两千多年来,颜回一直被后人奉为尊师的楷模。他深深体会到孔子思想“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他极其敬重孔子,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他时时跟随孔子,《庄子.田子方》中有所谓“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在《论语》中记载:“子行颜随”,当然颜回不仅仅是身随,更是毕生依教奉行的心随。

孔子也认为“回也,视予犹父也”。颜回的仁德,也影响同门中的许多人,孔子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更加一天天地亲近起来,大家更加和睦了。

《孔子家语》中记载:少正卯鼓吹邪说,与孔子同时讲学争夺弟子时,孔子很多学生为此而动摇,竟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有颜回未离孔门半步,有人问他:“你何不去向少正卯学呢?”颜回回答:“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且夫子之学,遵天命,倡仁德,示人以正道,足吾之为学也,何去之有哉?!”

孔子周游列国弘道,颜回紧随孔子,信念坚定。在不为世人理解容纳的逆境中,有的学生产生了动摇,颜回始终坚定不移。

颜回说:“夫子之道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所以不被有些人容纳。即使如此,夫子尽心尽力去推行,以仁德之心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虽受阻遭嫉,不为一些人所容,对夫子之道有何伤害呢?

这可能正是道的珍贵吧!任何环境中能够坚守正道不动摇,这是君子才能做到的。不修养正道,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传播正道了,却不被一些人采纳,那是他们的耻辱。”

孔子在众弟子中称赞颜回临难而不失其德,穷困而不改其节,“吾信回之为仁久矣”,“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

孔子天命论思想谈到敬天知命,以德配天之理。孔子及其弟子们一生的天命在于承继道统,传续千古之文脉,坚定“道济天下”,虽然一生颠沛流离,时遇困顿,屡遭艰难,却能始终不更其守,不改其志,有如天地厚德,泽被苍生两千余年。

颜回以师志为己志,以师愿为己愿,追随孔子行义天下,为后世留下了尊师重道和追求真理矢志不移的圣贤风范。

看了颜回的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生活在礼崩乐坏、道德沦丧时代的人来说,是不是很触动?其实,修养自身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如果我们立志也做个“安贫乐道”的人,能从小事上,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那么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应该也不是难事,也许达到了那个境界,才能明白其中之乐。
--转载自明慧网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人都有缺点和犯错的时候,以权势压人,最多只能让人表面服从;而宽恕大度待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心。魏霸就是因为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待人宽恕,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所以周围人都很信任、服从和尊敬他。
  • 若是能够把报应二字反复思考,择善而从,恭慎自己,顺应天理,那么心就会与天道相合,静则杂念不起,动则万善相随,自然就会得到善报。如果有人的心行与此相反,那么恶报也是避免不了的,因为不善之人,他们欺骗掩饰的行为,为神明所察见,以至于减少他们的福分与寿算,忧患也就会跟着接踵而来。
  •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中秋月如圆盘,象征团团圆圆。人们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祁天宗这个人自恃有才学而骄傲自大,尤其不信神佛,经常随意谩骂。下雨柴湿,他叫书僮劈开木作的神像烧火。
  •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 专家研究,算计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了许多倍。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会算计,但却没有好日子。
  • 张九龄(678~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唐代时的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进士出身,屡官至右拾遗、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副宰相),后被李林甫所谮而被谪外任。他善诗文,有《曲江集》传世。
  • 自古以来,信仰与文化是分不开的。信仰影响文化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文化反过来又滋润着信仰。
  • 煌画工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令人惊异。千姿百态的神佛形象,壮丽辉煌的佛国世界,虽在佛经中能找到些文字叙述,若不亲眼所见,是很难想像的。还有那些闻所未闻的怪异的形象,那些神奇莫测的行为举止,那些光怪陆离的幻梦般的景象,绝非人世间所有,也不是异想天开所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 莫高窟中那些刻画神佛的雕像和壁画,也反映了神传的文化。释迦牟尼佛曾经告诫弟子,不但要传播佛法,还要传播文化知识。历史上大多数宗教都认同神造人的观点,只有近代的科学让人相信人是从猴子变来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