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字在古代有兵器、军事、战斗等含义,兵法是古人在征战中总结的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心理等军事理论。兵书则是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
古代传世兵书不仅在古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朝代更替、战争时期,被当时的英雄豪杰使用,演绎出众多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对后世也具有广泛影响。以下是中国古代十大兵书。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是兵家经典著作,被奉为“百世兵家之师”,由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着,共13篇。
《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在深刻总结春秋时期各国相战的经验的同时,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
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隋书‧经籍志》注云:“周文王师姜望撰。”实际为后人所着,成书约在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间。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太白阴经
《太白阴经》,全名为《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国古代重要兵书。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候李筌撰。李的生卒里籍未详,《集仙传》道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等。全书10卷。
此书分人谋、杂仪、战具、预备、阵图、祭文、捷书、药方、杂占、遁甲、杂式等篇。先言主有道德,后言国有富强,内外兼修,可谓持平之论,与一般兵书以权谋相尚者迥异。
虎钤经
《虎钤经》中国宋代著名兵书。北宋吴郡(今江苏吴县)人许洞,历四年于景德元年(1004年)撰成,凡20卷,210篇,共论210个问题。许洞曾任雄武军推官、均州参军等职。该书现存明嘉靖刊本。
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中国明代以军事训练为主的著名兵书。戚继光着,9卷,附杂集6卷。隆庆二年(1568年),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于隆庆五年写成此书。
《练兵实纪》内容广泛,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兵的编成保结及其同训练等建军、训练和作战的各个方面。
吴子
《吴子》,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着,战国末年即已流传。《汉书‧艺文志》称:“吴起48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为1卷。《吴子》主要谋略思想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他一方面强调,必须在国家和军队内部实现协调和统一,才能对外用兵,提出国家如有“四不和”,就不能出兵打仗;另一方面强调必须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司马法
《司马法》,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说:“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号曰《司马穰苴兵法》。”据此,其编纂成书时间约在战国中期。
《司马法》论述的范围极为广泛,基本涉及了军事的各个方面;保存了古代用兵与治兵的原则,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出师礼仪、兵器、徽章、赏罚、警戒等方面的重要史料。此外,还有很丰富的哲理思想,很重视战争中精神、物质力量之间的转化和轻与重辩证关系的统一。对于人的因素、士气的作用非常重视。
尉缭子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梁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
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是中国明代以军事训练为主的著名兵书。戚继光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前后在抗倭战争中写成,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18卷、卷首1卷。有明刻本和清代以来的抄本和刻本多种。
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战国中期孙膑及其弟子撰。《孙膑兵法》早有着录,《汉书‧艺文志》载:“《齐孙子》89篇,图4卷。”其后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