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茶道师沈武铭谈茶器

--倾听茶、水、壶的旋律
文、图╱吴涔溪、白亚仕
font print 人气: 140
【字号】    
   标签: tags:

历经三代“养土”的宜兴紫砂泥,在陶师巧手打造下成了一把会呼吸的壶。且看资深茶道师沈武铭如何掌握壶、茶、水的频率,谱出和谐的旋律,泡出一泡令人内心悸动的好茶。

在探索茶与茶器的过程中,《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再度访问到对功夫小壶泡资历甚深的茶师沈武铭。在这次访谈中,沈师认为,随着中、日经济发展的推波助澜,近几年,从茶席的铺设、金银壶的竞相攀比,已经显现出“争奇斗胜”的危险迹象,上穷碧落下黄泉地追逐茶与茶器的稀有、昂贵,反而误入一条崎岖的道路。

沈师,如果把“心”和“境”区分开来,把茶叶、茶器、插花、古琴、灯光等都纳入“境”的一部分,那么茶道的精髓、真正该用功的是“心”这部分。

宋代越窑青瓷碗

然而,30年专注在功夫茶小壶泡领域中,对于茶器自有一番领会。“当你茶汤到某种程度时,一把好的、手工打造的宜兴壶,就有差别了。”沈师又说:“我手上有的不是最名贵的壶,但是泡茶最厉害的。”

宜兴砂.一把会呼吸的壶

老紫砂壶与明末瓷杯。(图一)

沈师口中说的“泡茶最厉害的壶”,就是好几把形态各异的宜兴紫砂壶。这些壶绝大部分来自同一位宜兴做壶师的巧手。那是在1999年,他和朋友到宜兴善卷洞附近游玩时,认识了这位世代做壶的师傅又结成好友。

“我的朋友是世代做宜兴紫砂壶的世家,他们非常在意壶的品质,就像当年绍兴女儿出生时,要埋几瓮好酒藏在地窖里,他们要养土。”在《阳羡茗陶录》记载了打造宜兴壶的关键“养土”:“造壶之家,各穴门外一方地,取色土筛捣……弇窖其中,名曰‘养土’”。

老紫砂壶与明末瓷杯。(图二)

沈师说,这位朋友用来做壶的土,是从祖父辈就开始养,到父执辈还舍不得用,一直到他这一辈觉得是时候了,才拿来做壶。

所谓的养土,就是将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经翻晒、敲碎等繁复的工序,再和水拌匀,制成湿泥块,放到没有光和空气的阴暗处,保持温度与湿度,让湿泥逐渐陈腐成为“腐泥”。一般来说,陈腐的时间越长,品质越好。

养好的泥块,在很厚的木板工作台上,反复拍打,拍得很结实后,用湿布盖起来,要用时切一小块起来组合。宜兴壶是“木工榫接”的方法,杯盖有四个部分组合,壶身有圈口、壶底、壶嘴、壶把等各部分组合。

沈师说,宜兴壶和茶的优越性从明朝以来就非常彰显。“土里有非常多的氧化锰和氧化铁,在高倍数放大镜底下呈蜂窝状,有百分之四的透气率,介于陶与瓷之间,不用上釉,可以透气,不会漏水。”

沈师强调,爱茶人知道这把壶珍贵在哪里。“这是一把会呼吸的壶。对茶汤的影响,就是不会闷,茶汤是活性的。”

体会.茶、水、壶和谐的频率

就好比初学吉他的人,一开始用一般的吉他,但是到学到某种程度,就需要一把手工打造木吉他,因为发出的音质地不同。同样的,“一把好的宜兴壶,用来泡水,连水都在说话。”

同时,不同造型的壶,泡出来的茶也会展现不同的风格。“茶汤也是有频率的,壶有壶的频率,杯有杯的频率,茶有茶的频率,这就是茶与茶具的幽微处。”

沈师说:“坊间有很多壶,只具备壶的样子,不具备壶的功能,用机器练土、量产出来的宜兴壶,和养过土、手工慢工细活做出来的壶是不同的。”除了养土外,烧壶的温度也有差别,不好的壶,泡不出好茶,而且会有土味。

“从土的原料开始,就很专注在做好壶。绝对不用练土机,靠时间自然风化的土,像这样用心做壶的人很少了。”实际到宜兴,沈师看到师傅这么专注对待一把土,就如同老茶农不用除草剂、坚持弯着腰在拔草一样,“这种人现在稀有,我们要珍惜。”

专注注水.如彩虹落于湖面

在谈了一段手工宜兴壶与茶汤滋味的耐人寻味之处,沈师又补充,“境的部分稍微有点了解就好,该有什么壶,什么杯,稍微了解就好,心的部分就有很多功课要做了。”

为了强调“心”的重要,沈师总喜欢做一个实验,同样一杯茶,他端给宾客喝,跟宾客自己端起来喝,味道就是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茶道精髓的部分:心与境的不同。”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年轻女孩子在煮咖啡,“就跟我一样专注,注水的时候,细细一条线(沈师对‘注水’的注解:要像彩虹落在湖面一样,平静无波),我们进去喝。结果喝完,大家都起鸡皮疙瘩。”“换句话说,一切都是心的展现。”

咖啡是如此,茶又更不同了。“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一般人定位为饮料,真的是太委屈了,茶可以跟心相映,它的精神性可以到这么高。”沈师说。

器物与人.茶文化的人文曲目

宋人杜耒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诗句,描述的寒冷的天,朋友来了,给他一杯热茶,比酒还好。又如郑板桥有句:“杯用宣德瓷,壶用宜兴砂。器物非金玉,品洁自生华。”用茶与器物来呈现当下的人文的氛围。

茶在生活中承载很多东西,虽然最后被记录下来的只是茶器、茶诗或书画,但是却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文化是一条大河的话,茶文化是那条主流中的主流。”

本文转自229期【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周刊】“特别企划”栏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清新婉约,富有感情。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金石考据家,对考古学极下功夫。夫妇俩伉俪情深,可谓琴瑟和谐。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历史上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和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一生嗜茶,精于品茶、烹茶,功于茶史、茶道,甚至对茶具、烹茶之水和烹茶之火也有研究,并留下数十篇咏茶诗文。
  • 中国历代品茶讲究茶艺、茶道,宋朝尤为盛行。宋朝人喜欢饮茶,饮茶不仅仅为品味解渴,而上升成一种高雅的意义,受宋代理学的清谈的影响,宋代的茶道有着清雅、淡泊的特性。
  • 苏东坡是品茗行家,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十分讲究,也颇精妙。他对于茶叶、水质、器具、煎法,都颇讲究,有所谓“饮茶三绝”之说,即茶美、水美、壶美,这也是苏东坡对茶艺茶道的一种追求。
  • 唐代诗人卢仝,号玉川子,济源(今属河南)人,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里贫穷,但卢仝很喜欢读书,不愿入仕为官。卢仝一生爱茶成癖,据《济源县志》记载,他在济源县时,经常在“玉川泉”汲水烹茶,所以自号“玉川子”。
  •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善于煮茶、品茶,耗一生之功完成《茶经》这本世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后世尊为“茶圣”。
  •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的嗜好除诗之外,就是琴和茶,正如他在《琴茶》诗中所云:“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还有“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伴老琴长在,迎春酒不空。”(白居易《闲卧寄刘同州》) 可见诗人在此暮年之际,茶、酒、老琴依然是与他长相左右的莫逆知己。
  • 宋人崇尚茶道,故尔茶人辈出。那时的文人雅士大多饮茶讲究技巧,追求精致。其中蔡襄就是一个既长于品茗,又会制作茶叶,而且还给后人留下了有关茶道方面的文献的“茶人”,是宋代茶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
  • 江西修水县地处江西、湖南、湖北三省交界处,四周群山环绕,风景秀丽,地杰人灵。著名的双井绿茶产于修水县双井村,那里“绿丛遍山野,户户有茶香”,此茶形似凤爪,银毫披露;汤色清明,叶底嫩绿;茶香清雅,滋味鲜醇爽润。双井绿茶之所以在宋代就名扬天下,还是拜宋代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黄庭坚所赐。
  • “小龙团”是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宋时茶叶制成饼状,称茶团,这种茶在茶团上饰有龙凤图案,又称“龙凤团茶”,有大、小之分,皆为上等贡茶,但是小龙团品质更精,所以尤为珍贵难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