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能够时时留意,处处用心;那么,我们的感官,自然日渐细腻敏锐,眼睛就会成为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心灵,就会蜕变成认知美的心灵。
因为美,人的内心平和;因为美,人的心境可以扩展的辽远;因为美,人能够获取创作的灵感;也因为美,生命能够从中汲取无尽的智慧。当今很多行业的创作或者研究,遇到瓶颈时,人们总会从美的事物,美的自然中得到启示。
那么美在哪里,从何而来?
回廊、教室里,童稚嬉戏的欢笑、振笔疾书的沙沙声,认真而专注,这种美,简单纯粹;父母呵护襁褓中婴幼儿的神情、子女关照着长辈,自然流露的细腻体贴,这种美,无私、真摰,旁者见之,欢喜感动;劳动者挥汗如雨的身影、决策人扬眉瞬目间果决的姿态,因努力专注而显坚韧笃实,这种美令人佩服称道!
长河上,落日倒影;树荫下,斑剥的叶影儿;欣欣向荣的秧苗,一畦畦井然有序的稻田;荷塘里,急促的阵雨,如笑开了的圆脸;春郊野外,刚冒出的柳叶儿,细雨斜飘的雨丝;四周岸岩深沉,烘托飞泉的雪白;雷鸣般的奔流,衬出蝴蝶的定静,静态感与动态美相得益彰。群山间轻挪缓移的烟岚,江上迅速升起的袅袅晨雾,天边舒卷自在的白云,以及密林中飘浮不定的潮霭……千姿百态的自然之美,启悟、丰富了人类的心灵,这是属于神的杰作。
气势磅礡的瀑布,日夜冲刷、飞溅,一刻不得停顿,不会羡慕那蝴蝶的安祥、宁静与自在;蝴蝶也不会见了飞泉的永不止息、奔驰不懈而心向往之。人明白了,自然心平气和、不忮不求,也就不愠不火,知道冥冥中自有定数,随其自然:没有了争斗、没有了攀比,则大小、强弱于我又如何?照样活得自由自在。寒林之美在寂静;每一根树枝诉说着一季的风华,每一株树干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褪去华服、沉睡一季,储蓄苏醒之后,再出发;繁华过后峥嵘的姿态,只不过是为了洗净,来年好换上春装;落叶尽逝,残枝秃干,是顺着自然规律,转眼又成新林!
人要简单、纯真,方能拥有如海一般“有容乃大”的胸襟。
人们看到美丽的大自然,会惊讶地瞬间屏息,接着由衷的发出赞叹之声,感觉心胸顿时敞开,心旷神怡。大自然的美,体现在她的先天纯本。用我们东方的文化来理解,自然的美蕴涵先天之道。人们常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中国很多的名胜古迹都留有关于佛、菩萨,飞天的雕塑、壁画。在很多的名胜古刹,更是屡见不鲜。这些天国世界的人物形象,体现出的是永恒的美,这种美带着慈悲,带着美好,也带着不可侵犯的庄严。西方的宗教绘画艺术作品中,那些天使的形象,天国世界的光明景象,让人感悟神性,纯净和庄严的美;美的力量,让人心生景仰。
单就一个美,就层层体现、贯穿在万事万物,方方面面之中。 无论社会如何的变化发展,无论人们的审美角度如何的不同,但是来自天国的美,自然的美,在人世间却都是永恒的。在东西方,这些源于宗教艺术的美,不仅体现出智慧,而且也流露着博爱和慈悲。从古至今,美的力量绵延不断,而且还在继续影响着人类。千百万年不断延续和跨越,使美的内涵,更加丰富充盈。因为她的使命,就是美化世间,使人保留善念。世界有美的存在,是因为人还有着善良的心愿;人们还能不断的欣赏到美,是因为生命的深处,在不断的记忆和追寻着那昔日的天国。
娑婆世界、有情天地,人性之美、艺术与自然以及永恒之美,展现得缤纷灿烂,令人目不暇给,包罗万象,而且玲珑善变;拥有博大宏伟的一面,同时也流露着,柔和细致的精巧美,无所不在。凡能够动人心弦者,都不乎来自于纯真与纯善的内蕴和意涵;以纯美的形象与讯息,在宇宙中传递、散发着。何妨暂时停驻,让我们仔细的观察、体会身边的人事物,只要心沉静下来,就可深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之趣。
置身当下这样一个复杂、纷扰的时代,对于美,如此一番检视与反思,如同给与日渐麻木变异的感官,一记当头棒喝,愿吾等都能拥有智者的清明、灵慧,以领受宇宙中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