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醒台湾水彩发展必须面对的考验,投稿文章《一幅作品就是一扇窗、一道门:看近年台湾水彩发展有感》至国立历史博物馆月刊─历史文物2011年五月号。
文中内容曾言及:
现今台湾绘画艺术普遍充斥着使用单张影像照片且使用幻灯机或投影机描图打稿的作品,过度依赖照片的结果让视界与创作企图、创作心境越来越窄,懒于深入探究艺术的真正内涵,不知道自己要呈现什么内容,所有创作意念随拍摄的照片动摇,拿着照片依画册里的技法步骤依样画葫芦,明暗、构图、色彩完全与照片一样,不须动脑筋思考,演变的结果只剩技法可看而已,尤其年轻后进更不敢尝试其他创作的途径与方法,视界想法仅局限在市面上贩售的水彩技法,甚至使用颜色的种类与方法都一模一样,很多水彩画家的作品作风非常类似完全看不出个人风格,这是目前台湾水彩最大的瓶颈。
台湾目前写生比赛也走火入魔演变成画照片比赛,当主办单位公布办法、时间、地点后,有许多学校或画室便将其当做作业,要求学生至写生地点拍照,选择其中一张,日复一日地勤加练习务必熟练,比赛当日虽然现场提供画纸或盖戳印,但领完画纸后便躲入冷气房或速食店,边画图边吹冷气喝饮料,照着原先拍照的相片驾轻就熟迅速挥洒。还有更过分的做法,领完画纸直接搭计程车回家或画室,用幻灯机或投影机描图打稿再迅速上彩。上述情况能算写生吗?不免让人怀疑甚至觉得很过分。等到成绩公布,那些遵照办法,饱受风吹、雨淋、日晒,蚊虫叮螫现场写生的乖学生往往成绩不理想,那些偷机取巧躲入冷气房或速食店的反而都是前几名,如此写生态度演变的结果就成了“画照片比赛”。
有些写实画家甚至已经退化到没有构图能力,只能称得上是“加工相片的匠人”。“加工相片的匠人”只要拿着傻瓜相机或数位相机随处拍摄便可以绘制作品,不需精研素描、色彩学、透视学、艺术史、艺术概论、美学、造形原理、哲学、解剖学、构图学……,反正依影像照片一模一样即可成画。有时不免感叹,为何许多受过四年美术教育甚至研究所的竟然沦落到只会拿单张照片绘图?
如果一位艺术家只知道拿着单张照片绘图,使用幻灯机或投影机描图打稿,明暗、构图、色彩完全与照片完全一模一样,完全看不到艺术家的风格,完全看不到艺术家的艺术涵养,完全没有构图观念画面结构骨架松散,完全看不到艺术家努力的过程痕迹,完全看不到艺术家要表现的内容,完全看不到艺术内在孕育的感情世界,只看到表面的技巧,只博得虚假的赞美,只求卖个好价钱,那与往昔“画电影看板的巧匠”有何区别,所以只能称为“加工相片的匠人”。更刻薄地说,以技巧而论“加工相片的匠人”远比“画电影看板的巧匠”差,“画电影看板的巧匠”只需一根直木棍便可以将小张剧照依比例放大至2至3层楼的巨幅电影看板,轮廓画得丝毫不差,“加工相片的匠人”则需借助幻灯机或投影机才会画轮廓。
这些写实画家以喜欢描绘小角落或局部取景的居多。这些写实画家根本不敢碰触人物,一则人物画跟人自身的感受最直接最熟悉,因此最容易挑出毛病,一则人的肌肤虽然要画出明暗、颜色,还要画出看不到的筋骨、血管、肌肉……,尤其要画出人的精神、灵魂、内涵更是难上加难,这些难题无法解决无法克服,这些写实画家只好一昧逃避不敢面对。这些加工相片的匠人一昧只追求“形似”,根本无法领会何为“神似”,“神似”才是写实的最高境界,讲究的是神韵,不显山,不露水,“神似”是介乎似与非似之间,绝不是只是像而已,它是表达创作者的情境、心境、意境。
照相机是速写的功能 。
陆续有画友反映,为何拿着单张照片使用幻灯机或投影机描图打稿的画家是“加工相片的匠人”。
笔者自始至终坚持,照相机只是代替素描去捕捉那肉眼无法观察的瞬间动态或速写无法达到的速度,是属于记录的功能。例如:云在谷中飘、朝日夕阳的瞬息色彩、禽鸟在飞、牲兽在奔跑、人的投足喜怒、……,这些都是人类能力无法刹那间达到的极限,纵使数十年绘画功力的艺术家也根本无法做到,如果用照相机去捕捉,岂不是事半功倍,可以省去多少磨练苦熬的时光,而且摄影能力越强摄取的姿态也越生动。照相机尚未发明之前,艺术家只能在画室里让模特儿刻意摆出僵硬的姿势或摆设标本后再加以描绘,照相机发明之后,艺术家将其视为工具取代传统的速写,画面里的人物、周遭景物无不自然,画面里的色彩也随之变得更亮丽多变化,这就是使用照相机的妙处。
但是很多艺术家在尝尽甜头之后,变得既懒散怠惰又处处离不开照相机,浮光掠影用照相机摄取影像做表面肤浅的描绘,完全丧失探究更深入更深层的艺术内涵。其中以台湾水彩为最,现今画风除逼真写实外,只能看到几位坚持理想保有自我风格的艺术家。
如果艺术家纯是以如此修养做为创作手法,原是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画坛叱咤风云人物,狂傲不可一世,意气风发自认为作品是旷世钜作的画家,却善用机会广收学生、不断出版画册介绍技法才形成此种恶习,而美展与写生比赛主办单位又觉得这些画家出版这么多书籍画册肯定是专家,于是又敦聘担任评审,恶性循环 ,时日一久,想在美展与写生比赛得名的纷纷投入其门下,教出的学生使用颜色的种类与绘制方法都一模一样,很多水彩画家的作品作风非常类似完全看不出个人风格,这是目前台湾水彩最大的瓶颈,进而造成台湾水彩没落的主因。
艺术创作本就是艺术家真情的流露,风格是多样的,每个人头上各有一片天,各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各有不同的人生,各有自己的道路;每个人经历不同,各有许多说不完的故事,从自己累积的生活经验中去寻找灵感,便是创作之源。百家争鸣、各领风骚、遍地开花,这些因素造成当年“水彩黄金时期”让人称道赞赏的口碑风评,现今风格一统只有逼真写实风格成为一枝独秀,其他水彩风貌鲜少出现,此种现象绝对是窄巷是死胡同。
石川钦一郎的透明性、李泽藩的扎实性、蓝荫鼎的线条挥洒、马白水的写意气势、李焜培的抒情感性、刘其伟的趣味性、……,这些前辈独树一帜的风格,依眼前情势台湾水彩今后再也不可能出现。
使用单张照片与多张照片构图的差异处
同样都使用照片,为何拿着单张照片使用幻灯机或投影机描图打稿的画家与使用多张照片的画家,给予的评价相差如此巨大。其原因:
1、使用多张照片组合的画面,原先的背景无法使用,必须设法再营造画面感受更深的氛围。背景具衬托主题的功能,可以表现具体的画面空间感,是处理画里“气”是否顺畅的关键。每位画家都知道,艺术家修为端视背景处理,背景最能呈现艺术家的境界,关系着整幅画面至关紧要的成败。背景的处理远较主题的处理艰困数倍。
2、每张照片光线来源都不一样,明暗强度亦不一样,艺术家必须加以调整统一。
3、每张照片色彩都不一样,艺术家必须以自己涵养去统调处理。
4、创作要有主动的态度,将相机当作工具或是创作的步骤,绝不是被动让照片束缚。拿着单张照片创作的画家不知道自己要呈现什么内容,所有创作意念随拍摄的照片动摇,明暗、构图、色彩完全与照片一样,不须动脑筋思考,过度依赖照片的结果让视界与创作企图、创作心境越来越窄,懒于深入探究艺术的真正内涵,演变的结果只剩技法可看而已。
5、最重要的是艺术家的情境、心境、意境必须重新营造。艺术家必须精研素描、色彩学、透视学、艺术史、艺术概论、美学、造形原理、哲学、解剖学、构图学……。
台湾水彩画家洪东标使用照片创作的实例
洪东标在2008年11月16日国父纪念馆演讲《创作的理念与实践》内容 里详细介绍其创作过程,仅摘录其中两幅作品介绍如下:
[[1]]
洪东标在芹壁村拍了这张照片。因为这个角度是在山的东北角,面对大陆,后面(东边)是山,这个时候太阳还在山的背后,所以还没有阳光。洪东标觉得这张照片在‘面’的结构上很漂亮:有朝东的面,有朝西的面,朝那边、朝这边,还有高高低低的台阶。我自己对一幅‘画’的标准,是要让人有走进画中的感觉,我觉得这才是‘美’——人可以感受、可以深入,才有意义。这张画正好有这种效果。
洪东标把这画面转换成夜景,但是转换成夜景必须设想两个部分,一个是光线从哪里来,也就是月光投射的营造。这个部分洪东标很擅长;因为以前画光影重叠、分割表现的作品的时候,很多光都是洪东标自己设计的,是很理性的推想。因此洪东标去思考月光从这边来,所以这面墙是亮的;这边背光,会有影子投射过来;而这里就会明亮;屋檐有影子,有一部分受光,所以保留一条明亮的线,也代表窗台的厚度;最后再加上两块屋主忘记收进去的床单;用动飘的床单点出晚风在吹拂。
第二个要设想的就是画中人手上拿的灯光,它会照到哪里。很难说明那个光会有多强,可以照多远;只是设想这个灯光导引着人回家,温暖的灯光照到路面、照到台阶;还照到墙壁,特别是这一面石壁。这一面墙壁有来自月亮的冷光,也有来自于人物提灯的暖光。石头上受光的部分,暗面部分被石头反射光拉进去,会有什么变化,这都需要经过冷静的思考后,最后才呈现出这样感性的画面。要把一张照片转换成夜景,一定要靠想像力。所以来看画的朋友都说﹕‘你怎么画的出月光下的夜景?黑暗中根本看不到什么东西。’我说看不到东西是自然现象,但是我们要诠释自然,画家就可以让人在月光下看得到东西。
[[3]]
上面这张是洪东标的土楼系列作品之一。洪东标去土楼的途中经过这个小镇,它有一条小路经过,旁边有一条小溪。洪东标花了很多精神去思考要怎么去表现它。他觉得这条路用水泥板铺的这么平,显得太硬,不够朴拙。所以在经营画面的时候,洪东标就思考么改变。月光照在屋顶上和左边的这面墙上,这个墙面很重要,需要它形成一个画面的深度。其实从照片中看不到这面墙,但是必须把房子扭转一下,让月光在上面亮起来。因为这个屋檐、屋顶各有投影,所以这就有月光了,然后再加上走在草坡地上这个人的光,他走的现在是土路,不是水泥地了。这个溪流中有石头,石头上也有光、有影子,石头上圆弧形的光是设想出来的,同时有投影。这面墙受光时也拉出来一个影子,往上的台阶也受光,所以有一点暖光在这里。
很多夜景是靠生活经验去推理而设想出来的。洪东标一直在强调的是‘画一张理想的画,不是在画一张照片’,就是用心经营画面,让我们的生活经验存在其中,成为一张你想要表现的画,我不敢讲完美,但至少符合我的理想美感。这画中的近景,从石头上的受光,到路面,包括人挑着扁担的姿势,扁担上吊着灯,左手还抓着袋子怕它晃动…都是凭着累积的经验设想完成的。
(未完待续)
(图文由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