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隶书的渊源

路圣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516
【字号】    
   标签: tags:

汉字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流传数千载,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其书体变化丰富多彩,概括起来大体可以分为: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也叫作真书,包括魏碑和唐碑等)、行书、草书。在这五种书体中,篆书、隶书和楷书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依次孕育、转化,逐渐形成的。

隶书始创于秦代,普及于汉魏。晋代人卫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注:指吏役)佐书,曰隶字。”后世也有“秦狱吏程邈创隶书”的说法,其实程邈应该是将当时这种来自民间的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而已。

秦代是书体继承与创新的一个重要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当时字体的面貌。

秦朝官方用的书体是篆书,称为“秦篆”,又叫“小篆”,但是当时的各种量器都需刻有诏书,而书刻时间紧迫,不能拘泥于篆书圆转的笔划、谨严的体势,于是利用了趋向横直方拆、便于写刻的笔划。这种变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在转变处采取折笔,不用篆书的转笔,的确比篆书的写刻要快捷、方便得多。故古人说:“篆之捷,隶也。”

早期隶书的字形构造,保留篆书形迹较多。后来在使用过程中加以发展,成为笔势和结构与小篆完全不同的一种字体。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隶书在汉代获得发展和成熟

西汉前期,农业经济的逐渐恢复,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各地交通的发展,都促成文字书写的相应发展。这样,隶书的应用广泛了,逐渐取代了篆书的地位,而成为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隶书发展到东汉达到了成熟阶段,并被逐渐加工、整理和规范化。其笔划的趋向工整,波势的产生,点划的俯仰,以及带装饰性的挑法,都是这种规范化的结果。

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与篆书相比,隶书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从书法的技巧来看,西汉隶书之点萌如儿童用笔,其后渐次进步,执笔正直,起笔、止笔、波磔等,亦能逆笔突进,或捩、或押、或浮,故至东汉隶书用笔的技巧,比篆书圆转的线要复杂丰富得多。故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刘勰在《文心雕龙.碑》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东汉是隶书进入型体娴熟,流派纷呈的阶段,其碑刻文字,数量比较多,又各具风貌,五彩缤纷,姿态万千,各臻其妙,是汉隶书体一大宝库。

东汉二百多年间,是“八分”体的全盛之时。

在此期间,采用“八分”字体的碑碣,数不胜数,仅传世的拓本就约有一百余种,东汉年间的碑碣,如“石门颂”碑、“乙瑛”碑、“礼器”碑、“孔庙”碑、“华山庙”碑、“史晨”碑、“西狭颂”碑、“熹平石经”碑、“韩仁”碑、“尹宙”碑、“曹全”碑、“张迁”碑等,其碑文有纵长茂密者、有宽平疏落者、有朴茂雄万者、有骏爽疏宕者、有高浑凝整者、有华艳秀丽者、有丰厚温润者,无不各极其态,琳琅满目,蔚为大观。

到了晋唐,虽然楷书已非常盛行,但隶书依然不废,直至今日,这也正是由于隶书的结体和运笔都很富于变化、风格多样和艺术性强的缘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话说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常感叹无人可以共论书艺,于是魏徵便向唐太宗推荐了一位年仅三十六岁的后起之秀,这位年轻书家即是褚遂良。
  •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是中国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入古出新,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并被尊为四家之首;他的文章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是苏东坡耐人寻味的书法语录之一,意思是书写前没有刻意求好的作品,往往是自然天成的佳作.......
  • 宋四家苏、黄、米、蔡,各有自己的风貌,而四家当中最具艺术创新意识的当推黄庭坚。黄庭坚写字非常用功,年轻时虽然书法就已经相当出色,但他仍对自己的字不满意,原因是.......
  •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后改名为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原籍襄阳(今属湖北)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他的母亲曾入宫服侍英宗皇后,米芾也得此恩荫而当了个县官,但他“全无富贵愿,独好古人笔札”,为了艺术,丢官也不在意。
  • 一日米芾悠悠醒来,见四周林木茂盛,芳草鲜美,幽静中泛着鸟语花香,仿佛置身桃花源。不远处有凉亭一座,依稀传来声响,于是缓步走向凉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