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功尽弃”原作“前功尽灭”、“前功必弃”。据《战国策.西周策》记载,苏厉是战国时的一位谋士。有一次,他听说秦国的大将白起即将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就对周王说:“白起曾经打败了韩、魏、赵等国,并且杀害魏国将领,攻占了许多土地。现在他又要出兵攻打大梁,一旦大梁被攻下,周王室就会面临危险,您应该想办法阻止才对。”
于是苏厉建议周王派人前往秦国去对白起说:“以前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工于射箭。在距离柳树一百步的地方射击,射出一百支箭,每一箭都能射中柳叶,在旁边观看的人都夸赞他射得很好。但是有一个路过的人,却不以为然的说:‘的确射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导他射箭的方法。’养由基听了,就说:‘大家都说我射得很好,你却说可以教导我,那你为什么不代替我射那柳叶呢?’那个人说:‘我不能教导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领,但是你今天射柳叶可以百发百中,却不善于休息,等一下疲倦了,一箭也射不中,那就会前功尽弃。就像你现在打败了许多国家,占领了许多土地,功劳很大。又即将要出兵经过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国,但是如果这一仗不能取得胜利,就会前功尽弃了。所以你还是假装生病,不要出兵的好。’”
“前功尽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以前辛苦获得的成果,全部废弃。
--摘编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