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砖雕是传统“徽州四雕”(砖雕、木雕、石雕和竹雕)之一。徽州砖雕是在徽州盛产的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雕刻工匠运用精湛的雕刻技艺而制成的一种建筑装饰。
徽州的建筑多采用青灰色的屋脊和屋顶,雪白的粉墙,水磨青砖的门罩、门楼和飞檐等,门槛和屋脚(升高地面一、二尺)皆用青石或麻石,也有用水磨青砖平铺,而后用圆头铆钉固定在木质门板的表面。像这样的整体建筑,砖雕装嵌其中,十分和谐,并富有立体效果。
所以,徽州砖雕被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柱础、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而砖雕也成为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砖雕有平雕、浮雕、透雕等雕刻表现手法,题材有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非常浓郁的民间色彩。
源于宋代 明清极盛
徽州砖雕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雕刻粗犷、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助于线条造型,而缺乏透视变化,但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
清代雕刻趋于细腻繁复,注重情节和构图,其构图、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在尺余见方,厚不及寸的砖坯上雕出情节复杂,栩栩如生,玲珑剔透,多层镂空的画面。
从近景到远景,前后透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亭台楼榭, 树木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可谓精妙无比。
观音指路的传说
说起徽州砖雕的由来,这里还传着一个观音指路的传说。从前,徽州有一个叫鲍四的年轻人,跟父辈学会了烧窑的活计。鲍四这人致富心切,烧了几年窑,觉得烧窑费时,赚钱少,不如徽商在外面做生意赚大钱,于是弃窑经商,几年下来居然也发了财,并且成了徽州的首富。
有一年,淮安人商议在城中建一条商肆街,方便各地的商贾在这里做生意。但是,这建街的钱从哪里来?
经公议,立下一条规约:谁出钱建的街,街名就挂谁的名号。鲍四一听,高兴极了,立刻就去揭了榜示,拍胸脯担当起来。鲍四在建街之前,在街头先盖了一座鲍四庙,塑了一座鲍四像。
正当鲍四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庙前来了个手抱长颈瓶,瓶插杨柳枝的中年女子,对鲍四说:“鲍老板,你有多少钱财,敢夸海口,修一条鲍四街?你有多大德行,敢建庙塑像,受万民香火?”
鲍四不屑地说:“我的钱财无数。”中年女子微微一笑:“我不信,这世上只有艺技无尽,哪有什么钱财无数?皇帝老子也不敢夸这个海口。”一席话说得鲍四很不服气,于是扬言要和这位中年女子打赌,双方约定,妇人每放一朵莲花在地上,鲍四便放上一只元宝,看谁放的多。如果鲍四输了,元宝白送给淮安人,砸庙毁像;妇人输了,莲花送给鲍四街装饰街面,让鲍四建庙受万民香火。
于是,元宝赌莲花开始了。周围看热闹的人让开了一条道,那中年女子走在前,鲍四跟在后。只见那女子走一步,用手往地上一指,说声“敕”,地上现出一朵莲花,鲍四便放上一只元宝。半里路下来,鲍四的元宝就没有了。鲍四羞臊难当,脸涨得通红,干脆挤出周围看热闹的人群,头也不回乖乖地回去了。
这时,鲍四已身无分文,只好砸了自己的塑像,卖了鲍四庙,凑足盘缠,回到徽州,操起旧日的营生,开始烧窑。而淮安人便用鲍四在地上留下的元宝在那放莲花的路面上盖了街房,起名叫“莲花街”。
后来鲍四经人点拨,才猛省原来那是观世音在教诲他“技艺无穷,钱财有限”,于是安心在家乡烧窑。鲍四对莲花的印象太深了,他烧好砖,便在砖上雕刻莲花,制起莲花砖。
后来,他又在砖上刻花木、虫鱼、风景、人物故事,并雕观音像,这也是徽州四雕为什么观音像多的原因。
鲍四的砖雕工艺形成了徽派独特的艺术,成就了许多人才。为了感谢观音菩萨指引人生之路,鲍四和徒弟们发起了徽州正月十三晚上举办“观音灯会”,届时与他人切磋技艺,听取大众的反映,不断提高砖雕水平,一代一代传到今天,成为徽州艺苑一绝。
用料与制作极为考究
徽州砖雕的用料与制作极为考究,一般采用经过特殊技艺烧制、掷地有声、色泽纯清的青灰砖为材料。使用前,需要把青灰砖放在水中光滑石上细磨,制成平整如镜的水磨砖。这种砖质地细腻纯净,没有砂或含粗粒的杂质,利于砖雕精细刻画。
砖雕刻第一道工序是“打坯”,即创作的选题立意、构思及构图过程。一般由富有经验的老艺人主刀,勾勒出画面的轮廓,凿出物象的深浅,确定画面的远近层次、位置。这要求艺人须熟知传统题材的情节和画面安排方法,并能随机应变,设计新颖画面,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第二道工序叫“出细”,即精雕细刻,把打坯阶段完成的轮廓进行精心刻划,使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包括人物,楼台、树木、花果,一一凸现出来,通常这道工序是由助手来完成。最后是修饰、粘补、排拼和做榫。修饰是统观全局,掌握整体,强调重点细部精雕。粘补断裂或局部改动,补合、做榫是为了安装作装备。
经过徽州砖雕的整个制作过程完成的产品,工艺精细,雕刻工整,运线流畅,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令人产生精妙无比的美感。
徽州砖雕是徽古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部分,遍及城乡,至今在徽州歙县、黟县、婺源、休宁、屯溪诸地随处可见。砖雕被广泛地应用在门楼、门罩、八字墙、镂窗、民檐、屋顶、屋翎及旌表牌坊、神位龛座等处。
明清时的古老民居、祠堂、大厅、书院、庙宇等建筑物上镶嵌的砖雕,虽经岁月的磨砺,风雨的剥蚀,依然是玲珑剔透,耐人寻味。“门罩迷藻悦,照壁变雕墙”是徽州砖雕应用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