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又名雁门塞、西隆关。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
依山傍险 形势雄固
雁门关关城踞于雁门山雁门之口,距山西代县西北20公里。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形势雄固,墙垣上筑有垛口。有关门三座,即东门、西门和西门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门。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
东门门匾镌刻着“天险”二字,门上建“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西门门匾上刻“地利”二字,其门楼为杨六郎祠,为纪念北宋名将杨六郎(即杨延昭)。北门其实是瓮城的城门,门额书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雁门关附近峰峦叠嶂,峭壑阴森,怪石凌空,山中有路,盘旋幽曲,穿关城而过,异常险要。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三道大石墙和二十五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明代内长城横于关北,彼此钩连,形成严固的防御体系。
兵家必争之地
雁门关古时是塞外北方民族入侵中原的管道,所以,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中国历朝历代都把雁门关看作战略要地。从赵武灵王置雁门郡起,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当时,赵国大将李牧曾多年驻守雁门,以防匈奴。
匈奴单于曾率十万余骑攻打雁门。李牧利用有利地形与匈奴决战,结果大败匈奴。西汉前期,匈奴屡屡来犯,汉武帝曾先后(前129~前119)派李广、卫育、霍去病率骑兵一万至数万出雁门关,北击匈奴。西晋末年,中原板荡,北方的鲜卑族拓跋氏乘概率部南徙,到达雁门,雁门山成为拓跋魏与西晋的边界,双方屡次发生冲突。
隋代,北方的突厥渐见强大。大业十一年(公元615),隋炀帝巡视北塞,到了雁门,被数十万突厥兵包围,突厥兵急攻雁门关。后赖吏部尚书樊子盖设计送出诏书,募兵来救,始得脱险。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当时,年事已高的薛仁贵为代州都督,镇守雁门。据说,突厥进犯云州时,薛仁贵曾率兵出击。阵前,突厥人喝问:“唐将是谁?”唐兵答曰:“薛仁贵。”突厥人以为薛仁贵早死而不信。仁贵脱盔示面,突厥惊视失色,引兵而还。
到了北宋,雁门关的战事更为频繁。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著名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在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
雍熙三年(公元986),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山西朔州的陈家谷他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坠马被俘,最后不屈绝食而死。后人为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杨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还凛然地静坐在雁门附近的杨家祠内。
纵览雁门关的历史,自公元前四世纪以来,雁门关经历了无数大小战事。发生在这里的战事,据不完全的统计就有140多次,可见它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