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鲁襄公十四年夏季,晋国会同鲁、齐、郑、宋等国进攻秦国,要报栎地一战之仇。晋悼公在国境内等待,派遣六卿率领联军前进。到达泾水,联军不肯渡河。
晋国大夫叔向去问鲁国大夫叔孙穆子的意见,穆子就引用了现存于《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这首诗。诗中有“深则厉,浅则揭。”意思是说,水深就直接下水渡河,水浅就撩起衣服渡河。所以不论水深水浅,联军都要渡过泾水,继续朝秦国进攻。叔向离开后就回去准备船只,鲁国、莒国人先渡河。
郑国的子蟜去找卫国大夫北宫懿子,两人一起去见联军官兵,劝他们渡河,联军渡过泾水并驻扎下来。秦国派人在泾水上游下毒,联军因此死了很多人。郑国司马子蟜就率领郑国军队攻打秦国,各国军队也都跟进开战,到了棫林,还是不能让秦国屈服议和。
晋国将领荀偃下令说∶“等鸡叫天一亮时,我们就填井毁灶发兵出征,我的马头朝向哪里,你们就跟着马头的方向走。”这时,晋国下军的将领栾黡(音峦眼)说∶“晋国的命令,从来都没有这样下的。我的马头可要往东呢!”话一说完,栾黡调转马头就走,他的部下全都跟着撤兵。
看到这种情况,荀偃说∶“我的命令确实错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多留下人马只会被秦国俘虏。”于是只好下令全军撤退。
后来,荀偃这道命令中的“马首是瞻”就被引用为成语,用来比喻跟随别人行动,丝毫不敢违背。
--摘编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