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外家功法之起萌与拓展
少林寺,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九年。卅二年后,南天竺僧人普提达摩应梁武帝之请,来到金陵,复往北魏洛阳。孝明帝孝昌三年,至嵩山少林寺传禅法。由此,少林寺成为中土禅宗祖庭。
传说达摩曾著有《洗髓经》和《易筋经》,并创有十八法散式。 《洗髓经》为内修心法,《易筋经》属外练功法。后经考证,《洗髓经》真本失传;后人所知《易筋经》系明末天台紫凝道人所创。十八法散式即后人所称“十八罗汉手”,为十九世纪末洪门作品。
少林寺传习的武术是民间固有的武术传入寺内而形成的。少林第一任住持跋陀的弟子僧稠初在巨鹿景明寺出家,拜治实为师,其后到少林寺拜跋陀为师,常练徒手搏斗,功能横塌壁行,跃首至梁 。
少林棍法始自紧那罗,紧那罗是元代在少林寺做饭的外来厨僧。明代嘉靖四十一年,明将俞大猷访少林寺,见寺僧棍法亡失真诀,遂将其自编的临阵实用棍法传授于宗敬、普从二僧,转传寺众。
著名的“少林五拳”,原为元代山西太原人白玉峰所创。白玉峰武艺精深,游侠四方。金哀宗正大年间,少林寺僧觉远上人见少林武功不振,出寺寻求高人,在兰州遇李叟,并由李叟推荐同去洛阳寻见白玉峰,白玉峰及李叟随觉远上人至少林寺,传授武功,在少林寺留下龙虎豹蛇鹤五拳及罗汉十八手。
白玉峰的原始五行拳全为跌扑滚翻之地毯功,另由滕黑子传于河北深县牛瀚章。少林寺所承传的少林五拳后来已失去原始五行拳之真功,其演练架式巳变,类似长拳,真正五行拳在少林寺已失传。
少林寺的拳法,是从宋代至清代由民间拳术流入该寺发展形成,少林寺兵器中最出名的棍法及其它武器的应用,亦系来自民间和军战武艺。
少林寺由寺外所集诸家之长,可以下文为例:
“太祖之长拳仿手,韩通之通背为母,郑恩之缠封尤妙,温天之短拳更奇,马籍之短打最胜,孙恒之猴拳且盛,锦盛之面掌疾飞,黄佑之靠身难进,刘兴之勾搂探手,金箱之磕手通拳,谭方之滚漏贯耳,孟甦之七势连拳,杨滚之捆手直入,崔连之窝里炮捶,怀德之摔捋硬崩”。
自宋代至清代,少林寺堪称为释家武艺荟综之地。先后有各方武艺追求者赴寺学练,有各门派武林人士赴寺演示,甚至间或有武林高手赴寺授业。少林寺秉承习武历史传统,具有武术学练,武艺汇集,武史记录,推广发扬传统武术之实际功果。 历代有成之武林贤者多半初习少林,培育基础,而后循机缘,创奇途。
7. 内外交会之功法
峨嵋派,系崇奉四川峨眉山为发祥地之拳种。其中分为两类,一类是四川境内根生土长之拳术,另一类系外地进入四川定居发展之拳术。“僧、岳、杜、赵、洪、化、字、会”,此为八门, 均为外地流入四川扎根发展一类武术。
另有黄林、点易、铁佛、青城、青牛等五派拳术,此五派系流住于四川境内五个地区的本地武术。是所谓:“僧岳杜赵四大家,洪化字会四小家,黄林点易青牛佛,八叶扶持五朵花。”
其中不乏原本精通民间武术者,例如“峨嵋人曹洞宗苐三代妙钢和尚为武举出身。 峨嵋山九老洞遇仙寺道人李长叶为八卦掌鼻袓董海川之再传弟子。峨嵋张僧系内家拳师单思南之再传弟子,白眉拳原始自峨嵋山的白眉道人,鸭形拳原始自峨嵋山的绿鸭道人。自明代以来,峨嵋山武艺巳形成了自己的习练传统和独特风格。
8.武器
武器的意义为手臂之延长。最初的武器与生产工具一体,伴随生存条件变化,武器与生产工具分离。从最初使用石块、木棒、骨器,经商代的铜兵器,到周代的铁兵器,其品种亦由简趋繁。春秋时期,武库兵器有:刀、剑、棍、棒、戈、矛、斧、铖、弓、矢、弩、盾、戟、殳、叉、椎等纷繁林立。其中以剑为最具代表性。
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剑最负胜名。当时吴王得越王所献宝剑三枚:一曰鱼肠,二曰磐郢,三曰湛卢,此湛卢即为越王之剑。《左传》及《吴越春秋》记载,当时的名剑有:“湛卢”、“大夏”、“龙雀”、“纯钧”、“莫邪”、“干将”、“鱼肠”、“胜邪”、“巨阙”、“龙渊”、“泰阿”、“工布”、“棠谿”、“磐郢”、“辟闾”、“步光”、“扁诸”等剑。
《庄子.说剑篇》载:“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剑术在民间广泛开展,涌现很多技艺高超的剑术家; 如越女,袁公,鲁石公等。
越女是春秋时精于剑术的民间武术家,越王勾践在励精国治时,召见之,并请她教授军士习练剑术。魏丞相好武,下令文武百官均须佩剑。伍子胥曾用随身佩剑酬谢渡他过江的渔夫。诗人屈原在其诗篇中多次提到他所佩之剑。
《古诗源》卷十四中有诗曰:“侠客重艰辛,夜出小平津,马色迷官吏,鸡呜起戎人,露鲜华剑釆,月照宝刀新,问我将何去,北海就孙宾。”魏晋南北朝时代,剑巳成为大众随身携带的防身武器了。
隋文帝得天下,下诏禁武,复下诏收芷天下兵器,禁止私造,压制习武。尽管如此, 私下练武,暗地铸器,潜行流传,依然如故。民间尚武是禁不住的。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不仅诗冠天下,亦善长剑术,而裴旻的剑术更是名扬九洲,唐文宗昭示褒称李白之诗,裴旻之剑,和张旭之草书,为唐代“三绝”。
自剑术套路发展以后,为适应套路演练,唐剑形式有很大变更,弃周制而另树一型,后人守之,其后无所改变。可谓剑至唐代即为后世之统一模型也。
9. 内外家之相对内涵
中华传统武术的神传种子,流分四野,枝迎八方,茁壮成长,遍地飞扬。对如此缤纷之拳种,有按长江南北分为南派和北派。有按河流分为长江流域派、黄河流域派及珠江流域派。有按山脉分为武当派、少林派、及峨嵋派。但依据外在环境分类,难以确切区分拳种。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在其所着“王征南墓志铭”中,按照拳种本身性质,将中华传统武术分为内家和外家。其意仅指内家拳和少林拳。
其后,有人将太极、形意、八卦划为内家,少林和其他拳种归为外家。但对内外之含义,均无详细表述,各领其义。如《少林拳术秘诀》载:“何以谓之内家,即尘世间普遍之称,如佛门之所谓在家出家是也。外家者,即沙门方外之谓,以示与内家有区别。”由于各领其义,从而概念混淆。
中华传统武术包括内家与外家,具有共同基本特征:其一,在功能上,均为自卫抗暴与健体养生;其二,在练法上,均为外走筋骨皮与内贯精气神;其三,在基点上,均为动而有制与静而无止。
自卫抗暴,小之为个人格斗,大之为军战上阵。侧重于自卫抗暴,如军战武艺; 侧重于健体养生,如五禽戏。外走筋骨皮而无内贯精气神,类如体力劳动; 内贯精气神而无外走筋骨皮,类似打坐睡功。“动而有制”,为动中寓静,动作统于意念;“静而无止”、“为静中寓动”,静中饱含玄机。 内外之别,在于侧重各异。
在武术基本层次上,外家拳延练内涵,内家拳追持外展; 所谓“内家”与“外家”,系可互动相对性概念,不是绝对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