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应景而已,家庭日记又何妨

长平

人气 1
标签: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1年01月10日讯】新华社记者颜秉光多次把家人作为采访对象,近日被停止采访报导工作,调离记者岗位。颜秉光的行为由网民揭露,经由新华社黑龙江分社核查确认。记者造假时有所闻,不过像颜秉光这样,一再把家人甚至自己当作陌生人写进新闻作品,被网民排列在一起,呈现出特别的喜剧效果,仍然令人忍俊不住,十分耐人寻味。

按照新华社和很多网民的解释,颜秉光的行为主要是由于她本人缺乏新闻职业道德,没有维护媒体公信力的自觉性。的确如此,一个记者把新闻当作虚构作品,违反了基本的职业伦理,其专业态度和诚信品格大可疑问。记者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个良心活。对民众知情权利和社会公正不感兴趣的人,最好不要加入到这个行业。但是,众所周知,这个行业又充斥着太多蝇营狗苟之辈,只不过大多数人比颜秉光手段高明或者运气更好而已。

不可否认,网民对颜秉光报导被揭露的幸哉乐祸,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对新华社报导长期不满的基础上的。作为经常性垄断重大新闻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记者被揭露出摆乌龙的事情并非头一回。曾记得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器尚未发射,新华社就发出了细节生动的着陆现场报导,宣告伟大成功。也曾经有新华社记者因为敲诈勒索而触犯刑律,锒铛入狱。而更多的时候,并没有证据否定新华社的报导,但是由于其垄断性质,人们有理由对它保持怀疑的态度。道理很简单,言论需要自由市场。只有经过自由市场的竞争和检验,资讯才能取信于人。

颜秉光被揭露出来的虚假报导,并非重大的政治新闻,而是一些琐碎的日常生活信息,比如儿童如何渡假,哈尔滨的天气变化,年夜饭如何吃等等,都不属于官僚体制管理需要控制的新闻。她为什么造假呢?当然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多混几个稿费。真正的问题在于,她何以能够造假?造假之后,新华社的体制为什么不能自动甄别?从网民揭露的情况看,颜秉光的造假明目张胆,极易暴露,简直就是为了测试一个系统而设计的试题。在这个测试中,新华社的采编系统没有及格。我不相信新华社的采编都是无良之辈,但是在一个不能带来职业荣誉的新闻体制中,撒谎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事实上,颜秉光的报导并非都是谎言,甚至可以说大部分真实。正因为她的报导中反复出现家人的真实姓名,才被网民发现抓住了把柄。她的报导放在一起,像一本家庭生活日记。正如网民所嘲笑的那样,她的先生虽然是一位普通的教师,却成为媒体宠儿,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记者的眼球,一言一行都会被写进报导。这种滑稽效果,恰好是因为颜秉光报导中保存了相当多的真实性。假如她把先生的名字,换成“王先生”、“李小姐”、“赵大娘”,这些报导有什么不同吗?我想并没有多大差别。问题在于,这些琐碎的日常生活记录,为什么会反复成为新闻?记者固然应该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但是如果一个普通市民的生活,可以经常性地成为国家通讯社的报导,这个通讯社的新闻眼光就大打折扣了。简而言之,颜秉光的家庭生活日记之所以频频报导,也是因为新华社关注的这类题材实在是无足轻重,甚至无聊透顶。

这到底是哪一类题材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无聊的报导?细读颜秉光的报导,再联想到中央电视台的很多画面,我们就会知道,这多半是一些应景报导。过年了要说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国庆了要说大家欢庆节日,下雪了要说瑞雪兆丰年;或者改头换面假装关怀民生发现问题,其实早就预设了答案。这些报导几乎年年如此,岁岁重复,并不需要记者去当真采访,采访了也未必有用。为了应付这类场面,找熟人出境的记者不在少数。只要这类报导继续存在,颜秉光是否离开记者岗位,并不那么重要。

──本文英文版发表于香港《南华早报》

相关新闻
长平:我们还将“被”怎样?
长平:星光照耀下的繁华与苍白
长平:中国知识分子的畸变
长平:白毛女嫁黄世仁的禁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