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正是修禊节。当时担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谢安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一起到会稽山阴的兰亭过禊节。参加者引水环曲成渠,然后环坐曲旁,以觞盛酒,放置在曲水上游,任其顺水下流,停在何处,则由某人取觞而饮,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修禊,是古代一种濯除不洁的节日,在黄历三月上巳日,在水边盥洗,藉以拔除不祥。
当天,流觞畅饮,一觞一饮,共得佳作三十七篇。有人提议将当日即兴诗作汇编成集,这就是《兰亭集》,众人又推王羲之为其作序,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便是〈兰亭集序〉,简称〈兰亭序〉。
这篇〈兰亭序〉是直接涂改、修正的草稿,被誉为书法史上的“天下第一行书”,又称为〈临河序〉、〈禊序〉、〈禊帖〉。序中记述兰亭景色之美,众人聚会的欢乐之情,发抒好景不长,感叹生死之无常。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精妙,其中“之”字有二十多个,千变万化,无一雷同,不愧是中国行书的绝世佳作。
据说王羲之酒醒后又写了数十遍,最终都不及第一遍所写。他认为当时就有如神助般,一挥而就,所以他也非常珍惜,视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第七代孙智永。智永少年时就出家,擅书法,草书尤胜。后来,智永和尚将〈兰亭序〉传给弟子辩才和尚。辩才和尚精通琴棋书画,知道〈兰亭序〉的价值,把它珍藏在卧室梁上一个特意凿好的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