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座落于青海省湟源县南部与共和县交界处,属祈连山脉,位于拉脊山西端,北起青海湖东侧的耳海,南至湟中群加,平均海拔四千多米。自古即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与西域等地的交通要道,也是青海省内陆河与外流河的分水岭,更是青海农、牧区天然的分界线。
唐朝时,日月山称为“赤岭”,因山顶砂土赤红而得名。其山口南北处各有一山头,形似太阳与月亮,山顶各修建日亭、月亭,双亭各具特色相互遥望。藏语称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为“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之意。
由于日月山的独特地理位置,形成了东西两侧差异明显的自然、人文景观。山麓东边是袅袅炊烟的田园风光,田畴阡陌交错,风吹麦浪稻香扑鼻;山麓西边则是充满塞外风情的游牧部落,绵亘无际的青青大草原,点点帐篷,牛羊成群。
从峰顶远眺,西南是碧波荡漾的仙海--青海湖;南面不远处是汹涌澎湃、沙浪滚滚的黄河,及黄河第一峡口--龙羊峡;西山脚下则是河流蜿蜒、河水清澈,也是中国唯一一条自东流向西的倒淌河。
日月山峰峦入海青,野水连天碧,凭高望远,山环水绕,景色秀丽,曾有游客赞美说︰“登上日月山,又是一重天。”
美丽传说
◎蕃王松赞干布请婚
吐蕃王松赞干布听说,吐谷浑与突厥都娶了唐朝公主为妻,于是派遣大臣禄东赞携带五千两黄金,及数百件珍贵珠宝到长安聘婚,唐太宗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在请婚过程中,太宗出难题考验禄东赞,但禄东赞机智过人,巧破难题。
难题一,把一群母马与一群马驹子区别出母子。这题对禄东赞来说轻而易举,因为他来自雪域草原,熟知马的习性。禄东赞把母马与马驹子分开后,各圈在马厩一天一夜,隔天放出马驹子,马驹子便发疯似的扑向妈妈。
难题二,在三百名女子中找出文成公主。这题并未难倒禄东赞,他早料到会出此题。因此他事前早已探知,文成公主习惯用一种叫“万里飘香”的护肤品,人体擦上这种油,就会散发扑鼻的异香,能引来蝴蝶、蜜蜂。
果然,三百名美丽女子打扮一模一样齐聚一堂,禄东赞仔细看了一看,发现有两只蜜蜂在一女子头上盘旋,于是公主被认出来了。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唐太宗的宗室女文成公主,于贞观十四年奉命和亲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曾在赤岭有过短暂停留,因此给汉藏人民留下了美好的传说。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经过赤岭时,狂风呼啸,沙土飞扬,路崎岖难行。
于是,护送的大臣决定弃轿换马。等待过程中,她伫立峰顶翘首遥望,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便取出唐太宗赐给她的日月宝镜。据说,宝镜可以显现长安的景象和亲人的容貌。文成公主见到宝镜中长安迷人的景色、熟悉的亲人,顿时悲喜交加。
文成公主虽然睹景伤情,但马上想到联姻和亲的重责大任,于是毅然将日月宝镜抛下赤岭。落地后的宝镜,立时变成相连的两座日、月山峰,公主的泪水则汇流成滔滔不竭的倒淌河。
因此,后人为了纪念文成公主,就将赤岭改名为日月山,并在山脚下建有文成公主庙。藏族人民至今仍称公主为“阿姐甲莎”,即“汉族姐姐”之意。
汉藏和亲、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日月宝镜、日月山、倒淌河,一串串事迹,造就了一段段千古佳话。文成公主入藏,贡献颇多,不仅开创了唐蕃文化交流的先河,她在西藏传播中原文化,将佛像与佛经带入西藏,为佛教在藏地流传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