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大紀元記者馮閱編譯報導)「如果別人都去跳橋,你也跟著跳嗎?」幾乎每個問這個問題的父母都會被反駁說:「每個人都這樣,為甚麼我不能呢?」我們的媽媽正如大多數家長一樣,希望我們成長為不受社會壓力、周圍環境影響的有主見的人。
孩子成長到幾歲才可以放心讓他們獨自在家?其實,沒有特別年齡標準,主要取決於孩子的獨立性、適應能力以及他們的心理成熟度。也許一個13歲的孩子還不喜歡獨處,一個15歲的孩子也可能會招朋引伴邀請朋友到家裡來玩耍。
最新研究發現,每12個澳洲青少年中就有一個或會自殘,女孩又甚於男孩。
情感教育(Emotional Educaiton)是教育的世界趨勢,被看成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在教育過程中關注被教育者的態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以促進教育個體的健康發展。但由於情感教育不像知識教育那樣具有可視性和測量性,往往易被家長們所忽視和不夠重視。
常覺得家中的青少年對父母的態度冷淡或不耐?親子關係如能處理得宜,父母也可成為孩子無話不談的朋友。
「老師,我一定得放下手上所有的工作給您打這通電話,因為我快受不了了……」話還沒說完,就聽見電話那頭梅麗帶著苦惱與無奈的泣嗦聲。她形容那個讀八年級的兒子海瑞像得了無語症一樣,回到家常常不發一言。
日前,康科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學者發表在加拿大行為科學雜誌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如果父親主動參與教育孩子,將會使得孩子更聰明、行為舉止更加得體。
當孩子告別兒童歲月步入少年時代,他們的臥房就應重新裝修佈置一番了。 做父母的要敢於放手讓他們自己裝飾房間,以表達他們的喜好、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創建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天地。
「網路世界,無遠弗界。」網路生活確實為現代人的生活與溝通帶來了相當程度的便利,但卻也可能為正在成長的孩子帶來一些弊端。例如,缺少實際的溝通與互動模式、長時間使用所造成的注意力難以集中,而網路更往往是有心人士積極下手的目標,一旦疏忽,便可能對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
保羅覺得自己就像被丟棄的廢物,在這世上根本就毫無用處。他不明白上帝為什麼要造了他,卻讓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讓他與行屍走肉沒什麼差別。
防霸凌 從樹立良好家教開始
霸凌會發生,探究原因其實每個人都有責任,而且大人的責任比孩子更大,台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表示,忙碌之餘,一定要傾聽孩子心聲。尤其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大人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所以防霸凌也應從樹立良好家庭行為開始。
青少年心靈的感冒 「憂鬱症」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專題報導)隨著人類的壓力與環境的改變,罹患憂鬱症的朋友也明顯增加。據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13至18歲的青少年族群中,每5個就有1人罹患重度憂鬱;19至24歲大學生每4人中有1人。
孩子年齡漸長 父母應試著放手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專題報導)青少年很難由單一原因去解釋為何有偏差行為,可能源自家庭功能失衡,或是在學校與同儕人際關係出問題,除了父母沒時間管教之外,有時「管教過當」過於干涉,也是問題來源之一,專家建議,父母應學著放手讓孩子擁有自主空間。
打開青少年心鎖 認同傾聽為「鑰」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專題報導)近日校園問題頻傳,青少年的偏差行為益發受到重視,其實這些孩子只是不斷地在尋求一種認同感,在內心深處渴望受到關注,盼有人肯傾聽心聲,並建立屬於他自己的成就感;但現在許多專家學者,都只從外在行為來個別解決,如霸凌、毒品、飆車砍人、凌虐…(增加)等,卻忽略其背後成因。
拉住青少年  歐吉桑談判皮皮挫
「那天如果沒處理好,我們可能就要躺著回去了」。回想起單槍匹馬赴約談判,面對怒火中燒的一大群青少年,化解可能的械鬥,眼前這位身材瘦小的「歐吉桑」施俊鈞餘悸猶存。
國中階段的孩子已將重心轉移到同儕身上,朋友的影響確實很大。不過,前一晚邱香再次接到學校主任打來的電話,內心不由得沉重起來。這已經是校方的第二次通知了,告知孩子在學校廁所抽菸被當場逮到,因此又要記他一個小過。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您有孩子的管教問題嗎?孩子成績差、愛說謊、叛逆、不聽話、缺乏耐挫力,老是「三不五時」做些錯事、出些狀況……,讓你擔心焦慮、傷透腦筋嗎?先別抓狂,其實孩子只是影印機,他們正在複印你所有的行為。
孩子上了國中,課業壓力大、下課後腦子一片空白,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又該怎麼辦呢?
據澳洲有關專家說,父母與嬰兒同床猝死的危險性會大大增加。這否定了南澳驗屍官約翰斯(Mark Johns)曾經提出的關於嬰兒和父母同房能受益、並可大大減少嬰兒猝死症風險的說法(SIDS)。
(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尤妮絲‧甘迺迪雪佛國家兒童及人類健康發展機構(Eunice Kennedy Shriv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and Human Health Development)針對7,313名六到十年級學生所做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網絡霸凌對受害者造成的傷害更甚於過去面對面或侷限在校園範圍內的傳統的欺凌行為。
青少年正值叛逆期,常令許多父母傷透腦筋。有的父母過於嚴厲或嘮叨讓孩子更加叛逆,有的父母又過於民主,以為將孩子當朋友對待可以增加親子關係。但美國一位教育作家艾倫‧瑞特伯格(Ellen Pober Rittberg)撰文指出,教育青少年還是需要一些規範和倫理。
(大紀元記者聞慧多倫多編譯報導)開學將至,對於許多孩子來說,他們穿著名牌跑鞋、背著裝有筆記本和削好鉛筆的書包,高高興興重返校園。但是,也有一些孩子,隨著開始日期漸近,他們愈加感到焦慮或恐懼。 對那些在新學期轉到新學校的孩子,他們需要面對新老師,要去新環境結交新朋友,這些因素會對孩子造成一段時間地不安和焦慮。 如果暑假後起,家裏發生某種變化,也可能會導致一些極端的對新學年的反應。例如,有人搬了新家,家裏來了新成員,或家裏可能有人去世了等。不管哪種情況,都會讓孩子對上學更為不安。 據多倫多星報報導,雷斯橋大學(University of Lethbridge)教育學教授布賴特(Robin Bright)表示,年級小的孩子對於新老師可能會有不安,他們擔心老師會不會喜歡自己。 但是對於大些的孩子,壓力更是多種多樣。學生們可能會擔心去哪趕趟校車,或他們害怕不能找到新課程表或新鎖櫃。他們最擔心的是,他們的朋友會不會和他們在一個班裡。 在多倫多從事孩子和青少年工作的心理學家科爾(Ester Cole) 說,「建立孩子在學校社區裡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她強調,孩子需要與他們日常在課間或在餐廳接觸的同齡人之間建立友好關係,這教孩子了解社區,知道如何去協商和合作。 布賴特稱,解決返學壓力的最好方式是談論出心裡的恐懼。在開學前幾週裡,父母花些時間陪孩子沿著去學校的路走一走,在學校的操場上轉一轉,幫助小孩熟悉周圍的環境。 孩子求助電話(Kids Help Phone)是一個針對5到20歲孩子的青年諮詢服務機構,它就學生開學恐懼問題給父母們提出了一些建議。在過去5年中,孩子求助電話機構的在線活動有所增加。這表明,孩子的向外求助方式正在改變。如果他們和父母談話覺得不自在,他們會盡量用其他方式來得到幫助。 科爾表示,孩子們指望父母來消除他們的恐懼。但是,如果他們看到父母擔心時,他們更不易靜下來。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讓入學前的不安減到最小的方式是在停歇時間找事情做,讓每天過得充實些,直到開學前。 布賴特接著補充,在開學前一段時間,父母不應該低估好習慣的重要性。保持健康,得到充足的睡眠、鍛練和合理膳食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出生排行影響才智和性格
美國最近的研究指出,出生排行對人格和才智有影響,父母所生的第一個孩子,往往較具聰明才智,然而排行在後的弟妹,則課業成績較佳,且性格更外向。排行在前的哥哥姐姐性格上趨於完美主義者;而排行在後的個性更為外向,且比較富於情感和寬恕別人。
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多少都會體會到,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是成長歷程中較難溝通的階段。除了多瞭解他們的想法,多嘗試傾聽,最新的研究還指出:在孩子即將步入青少年階段前,多增加一起用晚餐的機會,不僅能增進彼此的瞭解,更能為未來幾年的親子溝通打下良好的基礎。
研究:家有手足 對青少年的益處
父母總是擔憂孩子們不停的爭吵,甚至為此而感到痛苦,但是父母可能還不知道,孩子們如果有個姊妹,可以改善他們的情緒健康。
如何做對孩子將來的成功有幫助?這可能是每一位家長都希望知道的。教會孩子們做這8件事會對他們的成長有很大幫助......
克服孤獨感 親友支持為關鍵
現今網路上臉書(Facebook)或Twitter風行,有些人擁有許多的朋友和追隨者,看似交友廣泛,但大多未有深厚交情。當夜深人靜,覺得孤獨想找人聊天時,方才發覺社交網站上的一長串名單,對內心渴望獲得他人瞭解的現代人來說,仍舊無法提供多少助益。同時,浮於空泛的人際關係,不僅導致情感的冷漠,還會導致某些健康的問題。最新研究指出,伴侶也不一定能讓人免於孤獨情緒的侵擾;親密的朋友、家庭成員及觀念的轉變,才是真正超脫孤獨感侵襲的關鍵。
如何培養孩子積極的人生態度
有些孩子總是看到人生中的烏雲,看不到陽光。其實人人都會時不時的有負面情緒,但總是心情沮喪卻有害健康,家長總是想讓孩子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好與壞。
(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在加拿大,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兒童時期遭受過虐待。由於大陸移民逐漸增多,防止兒童虐待的宣傳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多倫多市政府終於出資培訓華人防止虐待兒童宣傳大使,希望他們去幫助華人瞭解加拿大法律,教育他們使用正確方法教育孩子。
大部分為人父母者為小孩買電腦,原本是希望對學習有所助益,但最新的研究指出,很可能會事與願違,電腦對小孩而言,可能弊大於利,小孩在家裏使用電腦,數學和閱讀的能力會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