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美刊評地球六個最危險地方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9月16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美國《大眾機械》雜誌報導,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自然環境惡劣,要在那裏生存下來就必須要與大自然抗爭。下面這些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就是如此,在這裏生活,需要有堅韌的精神,足夠的智慧和十足的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平安度過災難。

印尼活動性最強的火山-印尼默拉皮火山 (Mount Merapi)

默拉皮火山自從1548年起,已經斷斷續續噴發了68次。火山距離日惹市相當近,山麓居住著幾千人,由於其威脅人類居住地的安全,被國際地球化學和火山學協會列為應當加強監督與研究的全球16座火山之一。

默拉皮火山位於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是一個錐形火山,是印尼活動性最強的火山,一般每二至三年都有一次小噴發,每10至15年會有一次大噴發,嚴重的大噴發發生在1006年、1786年、1822年、1872年、1930年和1994年。

1006年的噴發使得火山灰覆蓋了整個中爪哇,導致信仰印度教的馬塔拉姆王國的毀滅。1930年火山噴發出的熾熱熔岩蔓延20.5平方公里,導致1,400人死亡。1994年發生一次大規模火山爆發,滾燙的熱溶岩燒死了43人。最近一次火山噴發是在2006年。雖然默拉皮是一座非常活躍的火山,但是這座火山周圍仍居住著約20萬人。據估計,爪哇島上有1.2億居民生活在22座活火山腳下。


2006年5月14日,印尼默拉皮火山爆發,政府發出紅色警報,要求所有居民立即撤離,但是許多居住在危險地帶的村民,卻不願離去。(AGUS SUPARTO/AFP/Getty Images)


2006年6月10日默拉皮火山噴出的熱熔岩。(AGUS SUPARTO/AFP/Getty Images)


觀賞默拉皮火山日出美景。(OLIVIER LABAN-MATTEI/AFP/Getty Images)

完美風暴-海地戈納伊夫市 (Gonaives)

海地戈納伊夫市三面由丘陵和山脈環繞,另一面毗鄰加勒比海,這種地形造成致命的洪水在2004年和2008年,熱帶風暴淹沒了海地東北角。

戈納伊夫市是海地第三大城市,人口35萬人,位於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北大約110公里。

2008年8月16日,熱帶風暴「費伊」侵襲戈納伊夫,一週後,「古斯塔夫」颶風來襲。緊接著「漢娜」颶風和「艾克」颶風相繼而來。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戈納伊夫市就迎來了4個破壞性的熱帶氣旋。4次風暴過後,戈納伊夫實際上已經被海水洗刷一空。大半城市被埋在泥土下,或淹沒在污水中,有些地方水深達12英尺。一連串風暴的重創造成近500人的死亡。但是,這些風暴還不是戈納伊夫在近代歷史上遭遇的最致命風暴。2004年的「珍妮」颶風吹襲,讓擁有104,000人口的戈納伊夫市陷入一片汪洋之中,財物損失慘重,死亡人數達3,000人。

讓戈納伊夫市屢屢遭受颶風襲擊的主因除了位於海灣線及於洪泛區之外,海地人大規模砍伐城市周邊森林的樹木製作他們的重要燃燒來源——木炭,從而導致當雨季到來時,戈納伊夫市附近的山體滑坡,土泥石流幾乎掩埋整座城市。


2004年9月24日,颶風珍妮侵襲海地戈納伊夫市。(ROBERTO SCHMIDT/AFP/Getty Images)


2008年9月9日,熱帶風暴漢娜和艾克颶風肆虐海地,圖為災區戈納伊夫市。 (Joshua Adam Nuzzo/U.S. Navy via Getty Images)


鳥瞰海地戈納伊夫市。 (維基百科)

非洲殺人湖-基伏湖(Lake Kivu)

基伏湖湖底蘊藏著3,000億立方米的沼氣和大量二氧化碳。一旦從湖底噴發,這些氣體可能會導致居住在基伏湖盆地的200多萬非洲人死亡。

基伏湖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與盧安達的邊界上,處於東非大裂谷中,面積約為2,70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約1,460公尺。湖床坐落在東非大裂谷上,由於地質活動使湖兩邊的板塊拉開,造成這個地區的火山活動。

基伏湖是目前僅知的三個會噴發的湖泊。其他兩個是喀麥隆的尼歐斯湖(Lake Nyos)及莫瑙恩湖(Lake Monoun)。科學家對基伏湖的地質歷史進行分析,發現基伏湖畔有週期性的生物大絕滅,週期約每1000年一次。基伏湖噴發的原因目前不明,但最有可能的因素是週期性的火山活動。

科學家假設,一旦火山作用加熱底部的高氣體濃度湖水,會迫使大量甲烷溢出,且有可能會造成甲烷爆炸。這個爆炸會同時促使湖水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接著,二氧化碳會使大部分在基伏湖周圍低地生活的人窒息而死。也有科學家認為,當甲烷爆炸時,會在湖中造成「海嘯」。

基伏湖周圍盆地有超過兩百萬人居住,所以一旦基伏湖噴發,可能會造成像是1984年,喀麥隆莫瑙恩湖中釋放出來的少量二氧化碳造成37人死亡。3年後,尼歐斯湖中的火山噴發造成湖中釋出80立方米二氧化碳。隨後,1,700人死於這種毒氣。人們開始擔心基伏湖會成為下一個噴發湖。聯合國環境署的一份報告把這三個湖稱作「非洲殺人湖」,並認有理由對基伏湖「密切關注」。


平靜的基伏湖暗藏危機,男孩們不知危險仍在湖邊戲水。 (WALTER ASTRADA/AFP/Getty Images)


剛果士兵乘快艇在基伏湖上巡邏。 (WALTER ASTRADA/AFP/Getty Images)

短命島-馬爾代夫(Maldives)

2008年上任的馬爾代夫第一位民選總統納希德總統計畫,將在其他地方(印度或者斯里蘭卡)購買土地做為避難所,以防馬爾代夫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威脅。他把旅遊業賺來的資金投入遷國基金。

馬爾代夫位於南印度洋上,全國是由1,190個小島和珊瑚礁組成的小國。最高點的海拔只有1.8米,有90%以上的面積低於海平面10米以上,只有200多個島可住人,其中近一半的島嶼已被開發為度假海島。馬爾代夫政府非常重視環境及海洋的保護,海水清澈見底,海灘優美迷人,旅遊業是馬爾代夫的主要經濟來源。

2004年的海嘯席捲了整座島嶼,致使馬爾代夫10%的土地不宜居住,有3萬居民(約占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無家可歸,80多人死亡。1987年,「帝王潮」期間,占地2.59平方公里的首都馬裏島被完全淹沒。馬爾代夫群島周圍的珊瑚礁的過度開採也導致這些災難效應加劇,使得它們更易受到海水的侵蝕。不久,馬爾代夫可能會被上升的海平面完全淹沒。


馬爾代夫首都馬累。 (維基百科)


馬爾代夫Boduhithi島度假村,假日遊客一晚支付高達1,500美元,
睡在清澈的潟湖上搭建的豪華茅草屋頂小屋。
(LAKRUWAN WANNIARACHCHI/AFP/Getty Images)

馬爾代夫古倫巴島。(SANKA VIDANAGAMA/AFP/Getty Images)


//www.youmaker.com/

視訊:2004年12月26日,海嘯席捲馬爾代夫了整座島嶼,致使10%的土地不宜居住,有3萬居民無家可歸,80多人死亡。

颶風之都-大開曼島(Grand Cayman)

「世界颶風之都」大開曼島每隔2.16年至少遭遇一次颶風襲擊,颶風的頻繁造訪超過大西洋盆地的其他地方。

開曼群島是英國在西印度群島的一塊海外屬地,位於古巴以南241公里處,以香檳酒和魚子醬而聞名,由大開曼、小開曼和開曼布拉克3個島嶼組成。開曼群島目前在世界上是僅次於紐約、倫敦、東京和香港的第五大金融中心,亦是世界著名的潛水勝地。但是,據熱帶風暴跟蹤網站hurricanecity.com報導,大開曼島自1817年起,共有64次颶風襲擊這座島嶼,經常帶來災難性損失。

2004年,大西洋強烈暴風「伊凡」颶風以每小時241公里的速度席捲大開曼群島,造成當地史上最慘重的災情。據估計,島上的四分之一被水淹沒,70%的建築物被毀,4萬居民數天沒有電和乾淨水飲用。


大開曼島喬治城。 (David Rogers/Getty Images)


2004年9月12日,伊凡颶風以每小時241公里的速度席捲大開曼群島,造成當地史上最慘重的災情。(開曼島官方網站)

龍捲風地帶-44號州際公路

美國奧克拉荷馬市和塔爾薩市之間的44號州際公路,每年春天都要飽受龍捲風襲擊的痛苦。

美國奧克拉荷馬市和塔爾薩市是奧克拉荷馬州人口最多的城市。兩座城市之間的44號州際公路每年到了春天,來自洛基山脈的乾冷空氣,與海灣線北上的濕熱空氣,到此交匯形成龍捲風,住在這區域的居民們在龍捲風季飽受痛苦。

自1890年以來,已有120多次龍捲風襲擊奧克拉荷馬市和周邊地區,這裏目前擁有人口約70萬。1999年5月3日,共有70個龍捲風襲擊奧克拉荷馬州、堪薩斯州和德克薩斯州。其中一些最具破壞性的龍捲風席捲奧克拉荷馬市,摧毀1,700間房屋,6,500建築物受損。其中一次F5級超級龍捲風襲擊奧克拉荷馬市造成了36人死亡。這場自然浩劫還造成了10億多美元的損失。從1950年以來,該地區沒有龍捲風的最長記錄是1992年到1998年。但之後的11個月裏該地區經歷了11次龍捲風襲擊。

位於奧克拉荷馬市東北部塔爾薩市,也處在龍捲風地帶,當風暴到來時該市也遭致破壞。從1950年到2006年,69次龍捲風旋過擁有59萬人口的塔爾薩市,但沒有一次像奧克拉荷馬市那樣的毀滅性破壞。塔爾薩因為該市位於阿肯色河沿岸和建築在河流和氾濫區之上的地理位置,尤其易受暴雨襲擊。1974年、1976年和1984年的大洪災造成幾十萬美元的損失。


奧克拉荷馬市和塔爾薩市之間的44號州際公路。(維基百科)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旅館員工透露 他們在房間裡不做這些事
【攝影天地】可愛的麻雀
野柳地質搜奇 奇岩怪石讓你大開眼界
這座機場很難降落 全球僅50名飛行員能勝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