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許多社會新鮮人或是剛換新工作的人們,一到新公司就會被許多新進人員應填寫的資料表所淹沒,其中一個就是問及是否加入退休計劃,即是將部份的薪資提撥,累積到退休時提領。
當我們決定加入時,就可以從眾多退休金方案中選擇一項適合投保的。而且,加入這類的計劃有相當多的好處,包括可以稅賦優勢以及享有公司相對提撥,不過為何還是有很多人沒能善用這一計劃。
為什麼呢?有沒有可能是因為組織提供了太多的選項,反而讓員工無所適從,甚至於不想參加呢?
行為科學家伊安格(Sheena Iyengar)的確這麼認為。她跟幾位同事分析許多公司的退休計劃,涵蓋的員工總數將近八十萬名,由此尋找加入計劃的比例是否會跟公司提供的選項有某種函數關係。
他們的確找到了!研究結果顯示,公司提供的選項越多,員工完全不參加的比例就越高。公司每多提供十個選項給員工,員工加入的比例就會下降近二%。
我們舉出該結果的一項比較數字,當公司只有提供兩種選項時,參與的比例約為七五%;但如果提供了五十九種選項,參與比例降到大約六○%。
伊安格及社會科學家雷普(Mark Lepper)進一步檢視「提供太多選項」的損害效果是否存在於其他領域,例如:食物。他們在某一高檔超市設了臨時櫃位,路過的顧客可以嚐試某一製造商生產的各式果醬。
研究人員在過程中改變提供果醬口味的數量,讓攤位上保持六種或二十四種口味的果醬。結果顯示兩者明顯且驚人的差異:在接觸到多樣選擇(二十四種)的顧客中,只有三%購買了果醬,但在有限選擇(六種)下的顧客,則有三○%購買了果醬。
造成業績相差十倍的因素是什麼?研究人員認為,當消費者面對過多選項時,可能會覺得決策過程讓他們很困擾,因為多了一個負擔,也就等於要花時間去想在這麼多選項中,哪一個口味是自己最想吃的,想著想著行動力和興緻就跟著下降,接著就選擇放棄。同樣地邏輯也適用在退休計劃上。
然而,這是否代表提供眾多變數及選項都是不好的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溫哥華最受知名的糖果店La Casa Gelato的例子。這家店裡供應各種口味的低脂牛奶冰淇淋、傳統冰淇淋以及水果雪泥,幾乎所有想得到的口味全數都有,你想像不到的口味也有。
這家店在一九八二年開始時,是在溫哥華商業區的一家運動及比薩酒吧,現在已經轉型成為老闆米希歐(Vince Misceo)口中的「冰淇淋樂園」。消費者走進店裡,會看到一長串的選擇,這裡有近兩百種口味可供選擇,包括:野生蘆筍、無花果與杏仁、陳年甜醋、墨西哥辣椒、大蒜、迷迭香、蒲公英、咖哩等。
但請回想一下之前的研究發現,米希歐以及他的冰淇淋店提供這麼多的選擇,是否是錯誤策略呢?該店的老闆明顯地相信「提供更多選擇可以帶來更多的生意」,由冰淇淋店生意興隆的現象看來,他的哲學或許是對的。
其一,口味的超級多樣性為他的生意創造了極佳的宣傳效果,因為超級多樣的選擇已經成了該品牌的獨特商標。
第二,他的顧客大多數看來都真正嚐到(吃到也感受到)所選擇口味,最終選出想要嚐試口味的流程。
第三,如果顧客已經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是想找一家能夠提供該樣商品的店,那麼,提供最多樣的選項將會有很大的助益。
說真的,很少有顧客會因為商品或服務有極多選擇而流口水,比較常出現的狀況是:潛在顧客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要等到研究過所有選項後,才釐清需求。
對大部份的企業來說,這代表的是:公司想要用大量且消費者不必要的選項來攻佔市場,對業績只會有減無增,更別提會有利潤可言。在這樣的狀況下,企業應該要檢視自己的商品線,刪減多餘或不受歡迎的項目,藉此強化顧客購買商品或服務的動機。
近年來,許多消費性商品的製造商也開始對商品選項進行合理化檢視,不過有時卻是因為給予顧客過多的選擇,反而招致顧客的「背叛」。
舉例來說,寶鹼(P&G)提供各式各樣多元化的商品,洗衣粉到處方藥都有,為了改善商品選項的選擇,他們將內部最受歡迎的洗髮精「海倫仙度絲」的選項,從二十六種刪減到十五種,一般人都以為業績會大減,但卻出乎意料地增加了一成。
知道怎麼一回事了嗎?想想看你所處的企業,是否在某一商品上提供了相當多的選項,或許你可以好好地思考一下,是否要減少一些項目,進而創造留下來商品的最大利益。
這點在顧客不確定他們想要什麼時,這一點尤其真實。當然,提供少一點選項還有其他好處,例如:減少原物料成本或是降低庫存等。
建議你檢視一下貴公司商品的廣度,再問問自己:「我們的顧客是不是大多數會對於自己的需求感到茫然,使得在面對眾多的選項時感到厭倦不已,導致他們乾脆作罷,或是尋找其他的替代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研究也可以運用到家庭生活上,試著讓孩子選擇要讀哪一本書或是晚餐想要吃什麼。切記!選項千萬不要太多。@待續…
摘 自 《就是要說服你-50個讓顧客乖乖聽話的科學方法》高寶國際有限公司(//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