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3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鄭寺音法新社烏蘭巴托2日電〕在蒙古戈壁沙漠挖掘塵封多年的寶藏,聽來像是「法櫃奇兵」或「印第安納瓊斯」系列電影的序幕場景,不過對奧地利人艾森瑞格勒來說,這可是一場貨真價實的冒險行動。這位40歲的業餘考古學家上週來到戈壁,與奧地利及蒙古考古學家合作,從地底挖出塵封70多年的兩大箱藏傳佛教聖殿哈木林寺(Khamaryn )無價之寶。
1930年代,蒙古共產黨在前蘇聯扶持下取得政權,軍隊關閉位於首都烏蘭巴托東南方約450公里的哈木林寺,以反革命罪名逮捕寺內大批喇嘛、摧毀寺內建築,其中幸運逃過一劫的喇嘛屠德夫為避免共黨破壞文物,搶先從寺內1,500箱寶藏中清理出64大箱埋在地下,再將其餘銷毀,而後隱姓埋名改當牧羊人。屠德夫隱藏寶藏秘密數十年,晚年才告訴孫子阿坦傑瑞爾。
1990年,蒙古重獲宗教自由,阿坦傑瑞爾開始挖掘文物,其中三分之一的箱子塵封數十年後重見天日,並在他興建的博物館內展示。由於博物館無法展出所有文物,阿坦傑瑞爾還留有約20箱寶藏尚未出土。2008年,艾森瑞格勒造訪博物館並與阿坦傑瑞爾見面,得知還有許多箱子尚未出土,於是興起開挖念頭。
1日的挖掘過程透過網路現場直播,想贊助阿坦傑瑞爾整修博物館的民眾,不僅可以透過www.gobi-treasure.com網站捐輸,也可以在網路上觀賞45分鐘的文物出土過程。出土文物除佛像、佛教手稿珍本、衣物外,還包括可能是哈木林寺舉辦典禮時所用的樂器。
歷史學家希望能藉由研究這些文物,了解哈木林寺日常生活,進一步了解該寺創辦人丹增熱布喜。丹增熱布喜於1824年創建哈木林寺,是大戈壁地區宗教、文化、藝術及教育中心,當時寺裡設有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及學校等設施。1991年哈木林寺經整修後重新開放,重建後的哈木林寺大佛位置為當年的主殿所在。目前寺內約有20名喇嘛,是蒙古人尋求心靈慰藉的重要朝聖地。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