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怡安綜合編譯)2006年美國發生蜜蜂大量消失的不正常現象,少了蜜蜂傳遞花粉,包括蘋果、酪梨、杏仁等農產品的產量均受到嚴重打擊,類似的現象也出現在歐洲、台灣。
據《時代雜誌》(Time)估計,蜂群消失以來,光是美國地區的農損就高達150億美元。美國農業部門每年投入大筆經費研究蜜峰消失的原因,目前科學界最新的研究顯示,這個被稱為「蜂群衰竭失調」(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簡稱CCD)的現象可能是由於蜂群製造蛋白質的「工廠」–核醣體遭到病毒集體入侵。
過去人們推測,蜜蜂族群減少的原因是郊區城市化、殺蟲劑、蟲害以及蜜蜂養殖場減少等。但新研究發現蜜蜂遭到多種病原體同時入侵。這項研究的主持人,伊利諾大學的昆蟲學家伯亨鮑女士(May Berenbaum)利用微陣列分析(Microarray)比對健康蜜蜂與在蜂箱採集到的CCD死亡蜜蜂的所有基因序列,結果顯示,死亡蜜蜂出現異常的核醣體RNA(ribosomal RNA)片段。
核醣體是細胞製造蛋白質的工廠,是細胞以及器官健康的關鍵。伯亨鮑推測因CCD而死的蜜蜂同時受到多種病毒的攻擊,基因受損程度足以致命。其中包括已經發現的「以色列急性癱瘓病毒」(Israeli Acute Paralysis Virus,IAPV),它在1986年傳播到美國大陸,透過蜂蟎(varroa mite)這種寄生蟲傳播。
雖然有關CCD的研究已有所進展,但伯亨鮑指出,微陣列分析只是證明CCD病蜂被某些病毒感染,還不能說明病毒扮演的角色,也沒有辦法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與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發表於新一期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中。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