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衿:謹防愛之適足以害之

李子衿

【大紀元8月21日訊】台灣社會最近出現了一個沸沸揚揚、討論熱烈的話題:「國中生學理財」,引起家長關切,而學者與專家的看法兩極。原來是,教育部和金管會合作規劃推動「金融知識普及計畫」,決定下個學年度開始,選擇台北市與苗栗縣幾個國中開始進行理財教育的試教,預計從2011年起,正式納入國中三年級學生的公民科課程,到了2014年,國中升高中的基本學力測驗中,就要開始考理財。

無獨有偶,在美國紐約州,已有小學把理財教育納入課程,而且還有學者呼籲理財教育最好提早至小學一年級紮根。美式教育向來非紙上談兵,本次更強調把學生投入虛擬的商業世界以學習金錢概念。一名學生媽媽表示:「我希望他們能對商業運作,以及父母們如何賺錢,能有更全面的認知。」

為什麼大家有志一同,要來辦「金融小學堂」呢?原來,在美國,這次百年金融海嘯,釀成的經濟衰退,製造無數民眾的奇聞軼事,有身陷荒謬的抵押貸款之中的、也有蒙受龐大投資虧損的,對自己所簽金融合約毫無概念的民眾之多,讓人震驚。而台灣,近年金融詐騙事件頻傳,技巧更不斷翻新;許多民眾把退休老本都買了自己也搞不懂的連動債,不但血本無歸,生活亦陷入困境。不僅如此,年輕人多是每個月薪水花光的「月光族」,一旦需錢孔急,就會持卡借錢,最後債台高築,個人信用也破產。有鑑於此,相關單位才著手立法,讓國人學習理財知識,強化自我保護意識,並向下紮根,教孩子從小就有良好的金錢觀念。

只不過,這個消息一出來,不但引起家長關切,也讓許多學者反對。反對者認為,學理財一定要有財可理,這對弱勢孩子不利;教育學者更擔心,在台灣無論多麼簡單的玩意兒,只要納入考試的範圍,就會使孩子們叫苦連天。現在許多從事教育工作者,都發現優秀的孩子普遍家庭環境也不錯,父母亦肯多花金錢與精力栽培孩子,形成家庭經濟M型化之餘,孩子教育也出現M型化的趨勢。

儘管對從小學理財的議題,贊成與反對者各有立場,但急於教育下一代認識金錢的效用,在原應培養孩子品德、奠定其人格教育的黃金時期,卻盡早叫孩子接觸「市儈氣」,會不會反倒「揠苗助長」,提早結束孩子的童稚與純真?同時,在利益的薰陶下,容易助長其自私的心理;「一切唯財」,此後評斷是非、善惡、好壞的尺度,是不是更容易發生偏頗?更何況,在還沒有財可理時,就提早談理財,豈只空談而已!◇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隨年齡結構變化調整家庭理財計劃
《時代》:時下投資理財十要則
小額信貸還款 不宜超過月薪1/4
說說女人理財的現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