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4日訊】日前,韓國雙龍汽車的重組因工會拒絕接受重組方案而告失敗,債權人最終申請破產,隨後,400名特警開始向工人佔領的最後兩個噴塗車間發動進攻,拒絕離職的一千名工人對廠區兩個多月的強行佔領和怵目驚心的暴力對抗即將結束;這場漫長的對峙儘管導致了重組失敗,把原本有望得救的雙龍送進了墳墓,也讓上汽的投資化為烏有,但韓國政府頂住了工會壓力,沒有干預勞資談判,沒有施壓銀行追加貸款,更沒有動用財政資金施救;這一政策最終打破了工會試圖利用強制行動和政治影響力來獲取談判利益的幻想,為李明博政府擊退工團主義的鬥爭贏得了關鍵一戰,也為繼續推行其大規模改革方案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與此同時,國會也在上演一場名副其實的搏鬥,上月下旬,在一片辱罵廝打聲中,表決通過了開放媒體兼營的《報紙法》、《廣播法》和《網絡電視法》,以及開放企業入股銀行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去年初李明博上台之後,雖然遭遇金融危機後的不利局面,但憑借執政黨在國會170席(57%)的絕對多數,加上另外三個保守派政黨20多席的配合,他的改革路線正在穩步推進;民主黨的84個席位無法阻止任何法案通過,只得採用封鎖議會大門和佔領議長席等暴力手段進行阻撓。韓國從1997年金融危機之後所啟動的一系列改革,已經成功的打破了財閥體系,實現了政企分離、銀企分離、金融和投資自由化,貿易開放也有很大進展,眼下正面臨著工團主義這一最後堡壘,此戰勝負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改革的成敗和今後數十年經濟體制的走向。
財閥和工團是長期困擾韓國的兩大痼疾,財閥們利用與政府的親密關係,為他們的投資和經營提供或明或暗的財政擔保,在政府影響下,銀行毫無節制的為他們的擴張提供信貸支持,為了維持自己的壟斷地位,財閥們竭力鼓動政府實施准入管制和貿易保護;儘管在勞資談判中,工會和財閥是對手,但在維持財閥體系及其壟斷地位方面,他們實際上結成了默契的同盟關係:每當財閥企業陷入財務困境,需要政府和銀行出手幫助時,工會的罷工和抗議是最有效的施壓手段,在對自由貿易的抵制中,這種同盟關係則更加明顯。97年危機令大批財閥垮臺,加上此後金大中政府在IMF嚴格要求下實施的徹底改革,最終打破財閥體系,尤其是斬斷了財閥對銀行的寄生關係。
工團勢力也正是從97年危機之後開始走下坡路,儘管韓國工會的組織能力依然強大,行動方式依然強悍暴烈,但他們的談判對手已經完全改變了:在此之前,表面上勞資談判是在工會與管理層之間進行,而實際上,由於財閥體制把政府和銀行綁架在企業上,工會討價還價的對手其實是全體納稅人和廣大銀行儲戶,只要政府出手讓銀行繼續為企業輸血,加點工資便不在話下;正是因為此種手法屢屢奏效,工會已經習慣了有哭必應的嬌寵生活,問題是,企業背後那條輸血臍帶如今已不復存在,工會的談判對手已經成了資源有限、自負盈虧的獨立企業,雙龍工會的人顯然沒有看清這一點,所以當他們不顧企業死活,毫不退讓的堅持自己的要求時,企業只好走上破產之路了。
早期的工會曾是組織集體談判和維護工人權利的良性組織,但自從他們開始組織糾察隊用暴力追求自己的目標,並利用選票尋求政治家保護和支持其暴力行動時,他們的性質已經完全改變了;這些工會經常佔領和封鎖廠區、暴力阻止非工會工人上班,動輒非法拘禁、動用私刑、破壞私人財物,卻因為其強大的組織能力和政治影響力而得到法律豁免,這對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乃至法治環境構成了極大的破壞,也嚴重損害了非工會工人的利益;工團主義蔓延所及的每一個產業,都無一例外的迅速走向僵化、停滯和衰敗,實際上,他們與農貿市場用暴力霸佔攤位的黑幫沒有什麼區別。
許多發達國家在其製造業達到頂峰的時候,都或多或少的遭受過工團主義的危害,而上世紀80年代的撒切爾-裡根自由化改革,也都是以擊敗工團主義為關鍵突破點;1981年8月美國航管工會(PATCO )發動非法罷工,裡根在48小時通牒過後,果斷開除了11345名拒絕復工的航管員,美國工團運動從此一蹶不振;1984-85年,撒切爾憑借巨大的政治決心和勇氣,抵抗住了全國礦工工會(NUM)長達一年的總罷工,結果,曾在1974年通過罷工令希斯政府垮臺的、一度強大無比的NUM,就此從英國政治舞台上消失。面對人數眾多、組織嚴密、而又素以強悍暴烈著稱的韓國工會,李明博贏得了一次小規模戰役,要拿下整個工團堡壘,還有很多硬仗要打。
--原載:《輝格Blog》,2009-08-06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