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期,「選秀」幾乎已經成為了全國觀眾必須關注的事件,而各有特色的評委也成為秀場上一道值得期待的風景。自古有需求就有市場,選秀成就了評委「淘金團」。12日,作為「資深評委」的包小柏爆料評委本身就存在著內幕現象。還暗示某些節目沒給選手公平空間。
明星當評委不是誰都能幹
在選秀的初期,評委還處於「綠葉」的階段,大多數評委人選還是一些節目的製作人等幕後角色。而近年坐在選秀評委席上的基本上都是觀眾「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為像巫啟賢、高曉松、柯以敏、朱樺這些評委,在N年前也都算是紅人級別,但是這幾年基本都被市場淡忘。
12日記者致電一些經紀公司,有宣傳人員透露,「那些已經『失寵』的老牌歌手發片、推廣都很難,收入大多靠商演,而且也都在二三線城市。倒是選秀這個舞台給了這類藝人一個平台。」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宣傳人員稱,他們公司旗下就有多位當紅的選秀評委,因此公司也被外界戲稱「評委公司」,他說現在這兩個藝人在公司的地位鹹魚翻身了,「能夠當選秀評委需要嘴上能說,語言夠犀利。很多有資歷的藝人都想走這條路,但都被PASS,就是在這方面的能力不夠。」
身價有起伏評委市場形成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評委風頭絲毫不亞於選手。「黑臉」包小柏、「毒舌」柯以敏、「雷人」的楊二車娜姆,都給人印象深刻。各大選秀活動也意識到個性評委帶來的收視率,而評委們的身價也自然水漲船高。
據昨日記者從一些演出公司瞭解,柯以敏以前商演價格在五六萬元左右,擔任「超女」評委走紅那年,商演價格一躍超過10萬元,但今年沒當評委,現在身價又下來了。而巫啟賢在湖南衛視「快女」的出場費已達到每場兩三萬元。最紅的評委包小柏在多家電視台串場,僅一個月的收入就40多萬。而昨日記者也從一些選秀幕後人員處瞭解到,評委的身價基本是固定的,但是如果需要配合節目作出一些非常規的舉動,一般都會提出加價。
12日記者致電「快女」的宣傳朱小姐,她談到節目組請評委的原則:「我們選擇評委都是從專業、風格等各方面考量的,具體的價格不能透露。」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作者:潘莎莎 選稿:王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