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採楓加拿大卡爾加里採訪報導)沒有耗資上億的鴻篇巨制﹐也缺乏紅地毯上的群星閃耀﹐年僅五歲的加拿大卡爾加里環球影展(Global FilmFest)卻開始漸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它靠的不是純粹的娛樂﹐而是娛樂後人們對基本人權的思索與探討﹕如何互相尊重。
第五屆卡爾加里環球影展即將於8月14-16日在華埠文化中心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十余部電影與紀錄片參展﹐其中大部份影片由加拿大電影人制作。
環球影展總監—香港移民後裔徐本(Ben Tsui)介紹﹐參展的影片一律沒有沉重而嚴肅的氛圍﹐相反充滿黑色幽默和輕喜劇的味道﹐但又並非單純娛樂﹐“有值得玩味的東西在影片里﹐我希望觀眾看完後﹐可以三五人圍座喝茶﹐這個片子說的是這個﹐不不﹐它講的是那個意思﹐這樣津津樂道一下各自的體悟與看法。”
徐本視電影為引起對話的工具﹐“不管是政治對話還是娛樂對話﹐大家坐下來對話﹐互相尊重﹐談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粗暴壓制對方。這是我對電影的看法﹐也是選擇環球影展影片的一個考量。”
他的電影理念使環球影展不同於其它大大小小的各類電影節﹐注重人權關懷﹐從全球角度看問題﹐並提倡多元文化與非暴力﹐“環球影展絕不宣揚暴力﹐而是提倡相互尊重﹐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文化與文化間互相尊重。希望人們看完影片﹐回去後可以尊重別人的文化﹑信仰和思想……”
華人電影《點心葬禮》受矚目
7天﹐4位子女﹐2種文化﹐1個葬禮。作為環球影展的開幕影片﹐華人導演遲少艾(Anna Chi)的新作《點心葬禮》(Dim Sum Funeral)匯聚了眾多華裔演員,包括胡凱莉(Kelly Hu)、王盛德(Russell Wong)、宋琇萱(Steph Song)、白靈、盧燕、葉芳華(Francoise Yip)、張錚(Chang Tseng)等,堪稱北美影壇亞裔演員的一次大派對。
四兄妹都是華裔美國人﹐標准的”香蕉”﹐在美國的文化裡長大,不瞭解中國的習俗,卻因為母親的去世,而必須合力完成她的最后一個希望﹕一場歷時七天的傳統中國葬禮﹐黑色幽默風格令人耳目一新。
徐本承認自己在觀看片花時﹐忍不住捧腹大笑﹐因為影片探討的問題不只會發生在華裔身上﹐同樣也會發生在白人和其它人身上﹐“每個人都會在片中人物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影片告訴人們互相尊重﹐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權﹐尊重別人﹐別人也才會尊重自己。”
柏林牆去了哪裡﹖
德國紀錄片《柏林牆的下落》(Where Is The Wall)從一個新穎的角度紀念柏林牆倒塌20週年。柏林牆於1989年11月9日被推倒後﹐磚頭一面面或一塊塊被當作紀念品買走﹐輾轉至世界各地﹐德國的事件就這樣隨着磚頭成了全球的事件﹐人人都可以買下一片德國﹐世界每個角落也都有了一片德國。
那么那些磚頭到底怎麼樣了﹖去了哪裡﹖影片追蹤了三面磚牆的下落﹐其中一面在拉斯維加斯賭場被砌成了男廁所。徐本說﹐“想想看﹐你在美國賭城上廁所﹐背後是聞名世界的柏林牆。那個共產主義用來阻擋自由世界的東西﹐現在在廁所里。”
《追浪》與《DesiCiTi》
當你想到沖浪﹐腦海中閃現的肯定是古銅肌膚﹑金發閃閃的白人男子﹐但來自印尼的一位天才沖浪少年打破了這種格局。然而以他穆斯林的身份﹐要獲得西方世界尊重與欣賞並非易事。印尼與英國合作的《追浪》(Chasing Waves)紀錄了這位印尼少年的掙扎﹐在掙扎中他終于正視自己的種族﹐找尋到自我﹐也征服了世界。
《DesiCiTi》﹐全球首映﹐導演﹑攝影和主演均為卡爾加里人﹐他們在紐約拍攝了這部反映四位白領印度女孩在“辦公室政治”中生存的喜劇。其中一位扮演律師﹐而在現實生活中她的確是律師﹐因為出演此片而轉行。影片探討了辦公室的人際關係﹑愛情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以及文化衝突中的人際關係。
影展中的其它影片還包括反映非洲人權的兩部紀錄片﹐關於移民問題的超短喜劇等。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