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之一

商用房產業停滯 LIC長島市整裝待發

標籤:

【大紀元8月1日訊】(大紀元紐約訊)長島市將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變裝。紐約市政府與聯邦政府打算聯手為這塊位於皇后區濱臨東河與曼哈頓中城相望的舊城區,投下7500萬為其市容整裝。

市政府幾年來努力嚐試將這塊老舊的工業區轉型成辦公、居家和購物零售的複合型社區。有8條地鐵線經過,為地方帶來一定的便利。但交通基礎設施可謂超負荷運行,高架的地鐵軌道橫空交錯,駛往曼哈頓的各線道路匯集到壅塞的Queensboro Bridge大橋。

市長辦公室和紐約經濟發展公司計劃理順這些繁忙雜亂的交通,以便利市民步行。街景項目負責人薩伊夫Tracy Sayegh表示,「要將塵沙變成綠地」。這個項目下月動土,內容包括種植500棵樹、開闢露天廣場、在危險的交叉路口設置行人穿越道、增設街燈照明和休憩長凳、設計景觀安全島,經費由市府撥款2250萬和聯邦補助的5600萬,包括聯邦最近注入的刺激經濟復甦資金,工程預計2011年完成。

長期以來,開發商夢想將連結Court Square和Queens Plaza的傑克遜大道(Jackson Avenue)開發成一個現代化商業區。80年代修建了第一座主要辦公樓Citigroup,多年來,這座48層玻璃塔似乎被淹沒在低矮的倉庫和汽車修理廠之中。之後,2001年的土地重劃鼓勵了多個開發項目。

二座新辦公樓從那時開始拔地而起。Citigroup出售大樓後再回租,現由不動產投資信託SL Green擁有。接著Citigroup又於2007年在原大樓對面的停車場建起第二棟大廈。 Citi擁有新的15層共52.6萬平方英尺大廈,稱Two Court Square,底層打算作為零售商場。

同於2007年,聯合國聯邦信貸協會(United Nations Federal Credit Union)建起了16層、27.5萬平方英尺大廈,稱Court Square Place與新的Citigroup大廈隔著44th Road兩對面。信貸協會佔有第二到第七層樓辦公室,頂層兩樓有會議廳和休閒公共設施。

除這些新大廈外,長島市商用房產還包括翻修的倉庫或工廠。自2007年12月經濟蕭條以來,租賃業務遲緩,只有少數新簽約的辦公室租戶。

過去,因為租金較曼哈頓便宜許多,企業被吸引了到長島市來。但現在,辦公室空間─特別是轉租─最近充斥曼哈頓中城商業房產市場,導致這裏租賃業務滑落。一名經紀商表示,我們現在商機是外溢的,不像過去從曼哈頓溢入,CB Richard Ellis資深副總裁John Reinertsen說道,很難吸引高階人才到這裡工作,調遷到這裡的工作者大多是會計部門或是IT信息技術部門。

十幾年前,大都會人壽保險(MetLife)做了一項大膽的舉措─搬遷到位於北皇后廣場(Queens Plaza North)一幢12層樓、共70萬平方英尺面積的大樓,就在Queensboro Bridge大橋旁,是由舊飛機廠改裝的。整組管理層,包括首席執行官,都通勤來長島市上班。然而2008年,他們重新評估這個決定,並且調動許多員工,包括首席執行官,回到曼哈頓上班。

2001年大都會保險公司簽署整座大廈20年租約,現仍佔用一半面積,其餘轉租給幾家公司。

儘管租賃市場行情不振,長島市空置率相當低,大約有700萬平方英尺,其中240萬屬A等級現代化辦公樓空間。根據Cushman & Wakefield的數據,整體上長島市僅3.3%空置率,A等級的僅1.3%。A等級租賃行情每平方英尺大約$31,對岸的曼哈頓中城自2008年夏季每平方英尺從$84掉到現在大約$67,下跌率逾20%。

位於傑克遜大道和皇后廣場大道(Queens Plaza Blvd.)間,紐約發展商Tishman Speyer本計畫建設一座總面積350萬平方英尺的商業大樓,作為大型商業開發案Gotham Center的一部分。但現在,改建成一幢21層、66萬平方英尺的紐約市政府健康部門。其他幾項於經濟景氣時規劃的開發項目顯然都暫緩了。

沿長島市濱河區建蓋了幾棟住宅公寓的Rockrose開發商,收購了Citigroup大廈對面土地,本打算建蓋85萬平方英尺商業大樓,但至今尚未傳出何時動工。創建Rockrose的三個兄弟正分家,預料也將進一步延宕這項開發案。

影片電視製作公司Silvercup Studio,2006年取得面積65萬平方英尺之商業空間、住所和立體聲舞台等大型混合用途建造項目許可。三年後的今天,仍未見破土動工。Silvercup 負責人蘇納(Alan Suna)曾透過發言人承諾,他將會往前邁進。(//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紐約黃金店面閒置率攀升 租金下滑1/3
國外買主重返紐約 務實為重點考量
認識美國法拍屋系列(三)
納特力促避免銀行收回項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