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成語典故: 同心同德

茹之
font print 人氣: 327
【字號】    
   標籤: tags:

「同心同德」出自《尚書‧泰誓中》,意思是眾人抱著同一種心願,共同努力。

殷商末年,殷紂王荒淫殘暴,引起了百姓的強烈不滿。公元1066年,周武王興兵伐紂。他來到商郊牧野,舉行誓師。

武王左手拿著黃色大斧,右手拿著有旄(m□o)牛尾做裝飾的白色旗幟,用來指揮。誓詞就是《尚書》中的「牧誓」。全文分作兩段。第一段痛斥紂王只聽婦人(妲己)的話,不祭祀祖先天地之神,連自己同祖兄弟都不任用,反而重用四方逃亡的罪人,讓他們暴虐百姓,導致天怒人怨,最終將招致殷的滅亡;第二段申明自己是躬行天罰,同時宣佈作戰紀律,鼓勵戰士勇猛殺敵。

誓詞中有這樣一段:「紂王雖然有成億成兆的百姓,但都離心離德;我哪怕只有治亂的10名臣子,卻同心同德。紂王雖然有至親之人,可是比不上我有仁人相助。伐紂一定成功。」

誓師完畢,武王與前來的各諸侯軍隊會合,共有戰車四千輛,在牧野擺開了陣勢。紂王聽說武王來攻打自己,也發兵七十萬來抵抗武王。紂王的軍隊人數雖多,卻都沒有心思打仗,他們都痛恨紂王的暴虐,心裡都盼著武王趕快攻進來。武王攻過來後,很多紂王的士兵掉轉兵器攻擊殷紂的軍隊,並給武王做了先導。殷紂大敗。

「同心同德」和「離心離德」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歷史亦在不斷驗證著一個真理:一個政權如果導致百姓離心離德,那麼其覆滅的下場也就為時不遠了。

──轉自正見網(//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句踐召集了戰士們,向他們表明決心說:「我聽說古代的賢君從不愁士兵少,只愁士兵們缺乏自強的精神。現在吳王夫差有穿著用水犀皮做成鎧甲的士兵十萬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擔心他的士兵缺乏自強的精神,只擔心士兵人數的不足。
  • 張乖崖拿起筆來,宣判道:「一天一枚錢,一千天就是一千枚錢。時間長了,繩子能鋸斷木頭,水能滴穿石頭。」然後,他取下寶劍,親手殺死了這個官吏。之後,張乖崖上報台府,要求上級懲處自己。崇陽人至今還傳說著這件事。
  • 一天晚上,王珣夢見有人將一支如椽子般粗大的筆送給他,醒來後,王珣說:「看來有大手筆的事情要我做。」
  • 禹回答說:「我不是為這個罪人流淚,而是為自己流淚。從前堯和舜做君王的時候,老百姓都和他們同心同德;如今我做了君王,百姓卻不與我同心同德,做出這種損人利己的事來,所以我感到內心非常痛苦!」
  • 郭翰仔細看她的衣服,發現一點兒接縫也沒有,就問道:「你的衣服為什麼沒有接縫?」織女回答道:「天上的衣服本來就不是用針縫製而成的,當然沒有接縫了。」
  • 這首衛風情歌,也就是「投桃報李」的成語典故。可貴的是擄獲那顆永恆不變的心啊!
  • 「七竅生煙」是說人的兩眼、兩耳、兩鼻孔、口共七個孔穴,都冒火生煙了,誇大的形容一個人非常焦急、氣憤的樣子。
  • 「言必有中」 指一說話就能說到實質上。
  • 「忠言逆耳」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忠告的話往往不合自己的思想,聽不進耳。它來源於《史記·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良)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