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4日訊】美國經濟垂頭喪氣了將近一年,5月總算初露曙光。首先,美國勞工部在6月初公布的非農業產業就業報告顯示,美國企業5月裁員34萬5千人,比預期要裁員的 52萬人少,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數字。但另一個不好的消息,是五月份的失業率持續攀升到9.4%,創下26年來的新高紀錄。根據富士比雜誌報導,雖然預期美國經濟會在今年後半年開始回暖,但明年的失業率還是會累積增長到10%。
人們不明瞭,為何5月裁員人數比預期低,但失業率卻高於預期?美聯社的報導分析,更高的失業率並不能說明更多人在5月份失業,而是更多人在5月份找工作。
經濟衰退開始回春的預測讓許多人回到就業市場找工作,這些待業人數充滿就業市場,但企業並沒有增加雇用,因此失業率被推上高點。一般經濟蕭條停止後,失業率還會攀升一段時間,主要是雇主不會立即增加雇人,但找工作的人大幅增加的後果。
經濟飽經風雨後終於露出曙光,專家分析,這歸因於奧巴馬的振市案、退稅和各種福利陸續推出,令民眾在薪資持平的的情況下,仍增加了支出。美國副總統白登表示,白宮準備加速執行經濟復甦的工作,但他也對國人提出警告:在復甦之前,仍會面臨更多挫折。雖然現在露出曙光,但仍有漫漫艱辛長路要走。
經濟風暴 中年人最受影響
在這輪經濟風暴下,中年人受到的創傷最嚴重。根據美國皮優調查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受到此次經濟風暴的影響不大,很少有人被迫削減家庭開支、或陷於貸款與房租的困境。相對於擔心失業和退休金縮水的中年人來說,已經退休和縮小活 範圍的老年人反倒是這場經濟風暴最少掃到的一群。
美國老年人受益於福利保障系統,他們領取退休金、老人金、享受醫療照顧的保健計畫。股市崩盤對老人的衝擊也小,調查發現,只有12%受訪的老人表示,去年投資損失兩成以上,比率遠低於中年人。老年人偏向較保守的投資,是他們得到安全保障的原因。
而年輕的族群,指的是18歲到29歲的人,他們的財富損失的比率更小,只有15%而已,因為他們的積蓄本身就不多。
但在50歲到64歲的所謂中年族群中,面臨的損失是很嚴重的,有3/4的受訪者稱,經濟衰退讓他們的退休生活更艱難了;但他們若繼續工作,3、40歲的中年人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獲得升遷的機會更少。
大學畢業頭路越來越難找
中年人雖然受傷最重,但大學生或行將畢業的大學生,他們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根據美聯社的調查發現,有超過4成的大學生,學業和財務狀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情緒的困擾;部分的人甚至有自殺的傾向。
這項調查發現,大學生憂慮成績、功課、財政和感情問題,是困擾情緒的主要因素。這項調查共同訪問了40家大學和2200多名學生,發現有42%的學生承認有情緒低落、憂鬱甚至絕望的感覺;而有13%學生出現了失眠、提不起勁等輕度憂鬱症的症狀。
其中又以父母中有失業的學生情況最嚴重,他們精神受困的比率較家中財政穩定的明顯為高,如輕度至中度憂鬱症的比率接近1/4,曾考慮過自殺的有13%。
若是今年畢業的大學生,也趕上至少25年來最難找工作的就業市場。即使幸運找到工作,待遇也比經濟繁榮時期的畢業生低得多,升遷也較慢,而這種差距可能拖上10年以上。
耶魯大學經濟學家麗莎伉追蹤1980年代經濟嚴重衰退之前、期間和之後畢業的白人男 的薪資做一比較,發現失業率每提升1個 分點,在經濟衰退之時畢業生第一年的薪資,就比繁榮時期的畢業生少7%到8%,即便18年後還是少2%。
經濟學家麗莎伉表示,這是因為經濟衰退時,大企業減少用人,待遇也比較低。這意味著許多畢業生被迫在較次級或非本科的領域找工作,即使找到工作,工資也較低。而一旦經濟復甦,他們要找更好的工作時,必須學習原來一就業就應該開始發展的本科技能。而在此同時,在經濟繁榮時的同事已經發展出這些技能,事業進展更快。
經濟學者還指出,化學、生物、物理和工程等科系的大學畢業生,在經濟好轉時比較容易跳槽到更好的公司,同時獲得更高的薪資待遇。
申請破產者激增
雖然眼下經濟初露曙光,但失業率仍不斷攀升,失業率的攀升導致人們財務吃緊,使得社會申請破產者大增。
根據專門追蹤破產數據的民間業者AACER的調查發現,3月份申請破產人數創下2005年10月破產門檻拉高以來的最高紀錄,平均每天有將近6千人申請破產,預料以後還會增加。
導致申請破產者大增,有幾項原因:失業人數大幅增加、個人所得降低、愈來愈少的人擁有健保以及房貸財務負擔沉重等問題,都導致申請破產者大增。專家並認為,金融機構信用緊縮更是推高申請破產的關鍵因素。
伊利諾大學法學院教授羅立斯指出,如今向銀行借錢比一年前要困難得多,在既無所得、又借不到錢的情況下,只好申請破產。羅立斯估計,今年底全美申請破產的人數將會增加到145萬到150萬人,高於去年的110萬人,年增率約31%到35%,可說是大幅攀升。
喬治亞州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威廉斯認為,破產申請的人數,通常是落後經濟的指標,即使經濟觸底開始復甦,破產人數還會繼續攀升。
景氣差 不敢生小孩
另一項經濟下滑的指標,就是美國的生育率下降。根據新公布的一項人口普查統計,美國的父母親顯然比一些經濟學家更早看出經濟走下坡,在經濟衰退伊始之際,美國一歲以下兒童人口的成長率就已大幅下降。
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在2007年7月到2008年7月,嬰兒人口僅成長0.9%,而前一年是破紀錄的成長2.7%。經濟專家一向都知道,在失業率和房屋法拍屋日益增加時,夫婦會決定那不是生兒育女的時機,但以上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媽媽們懷孕的減少早在2008年9月華爾街崩盤之前就已出現,說他們是未卜先知也不為過。
在經濟下滑時,嬰兒出生率也跟著下降,在2001年、1982年,及1973年的經濟衰退時期,出生率都大幅下降。而經濟大蕭條時代更造成10年間出生率下降了26%。
美國各州下降程度也有不同。如在失業率接近兩位數的密西西比州,嬰兒出生率下降了3.9%;其次是緊鄰的路易斯安納州,下降了3.6%。
但北達科達州卻逆向而行,出生率不降反升,這是美國各州相當少見的現象。原因是該州的雇主正在為1萬5千個新工作尋找工人,因此該州去年的嬰兒出生率增加了 3.9%。小兒科醫生柯祺爾說,該州的經濟成長可能是嬰兒出生率提升的原因,當然也另有原因,因該州天氣嚴寒,人們待在室內的時間較多,對嬰兒出生率也會有點幫助吧。
住房越來越小
美國人向來相信「大就是美」,尤其在住房上,房子愈住愈大,但隨著經濟不景氣等影響,美國人大宅時代結束,現在的建商都將住房愈建愈小了。
美國人居住空間自1973年起顯著增加,但這局面從去年開始改變,一般新建房屋的面積比老房子縮水了11%,而這種縮水的速度比1970年代以來的任何時間都要快。
「美國全國住房建築商協會」最近做了一項調查發現,九成房屋建商開始修建較小的房屋,其中原因有:民眾節能意識增加、空巢嬰兒潮人士縮小生活範圍,但最重要的因素明顯是經濟不景氣所致。
目前建商們正爭相修建坪數小、便宜的住房。房屋面積從今年第一季就開始縮小,經濟學家摩曼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數據顯示,2007年全美平均成屋面積從1973年的1,660平方呎,增加到2,500平方呎。
但由於銀行收緊信貸, 屋者可用的資金減少,因此建商也相應縮小住宅的面積。一家亞洲開發商在房市泡沫之前,建成房屋的面積達4,500平方呎,但從去年第二季開始,停建了任何大於2,500平方呎的住宅,建築規模小到90年代末期的水平。
美國人務實的將原來「大而美」的文化,逐漸邁向「小而美」的格局。
美國此番經濟風暴,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信貸問題。美國信貸文化是先讓你借,你透支是你的事,次級房貸就是這樣惹出來的禍。而5月底奧巴馬總統簽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信用卡新法,可以說是結束了美國濫用信用卡的時代,也結束了一個濫收費的時代,促成了信用卡的大改革時代來臨。
信用卡大改革時代來臨
奧巴馬簽署的遏制信用卡公司亂收費的現象,結束了一個濫收費的時代,而他也明確告訴美國人要量入為出,不要不自量力。
這項在9個月內正式生效的新規定,包括:1.將禁止信用卡公司向21歲以下的申請人發卡,除非他們能證明自己有能力還款,或家長與護人願意代為還錢;2.消費者延遲付款超過60天,銀行才能上調利率;3.如果消費者在利率上漲後連續6個月如期支付最低還款額,貸方必須將利率調回到最初的較低水平;4.消費者必須提前45天收到利率上漲通知相關解釋。
但奧巴馬也表示,消費者應當量力而為;但信用卡公司設下的陷阱,也是讓卡奴無法翻身的原因。
根據尼爾森調查公司去年預計,全美共流通7億多張的信用卡,平均男女老幼每人都持有兩張以上的信用卡。奧巴馬總統指出,近半數的美國人都欠了信用卡的債,平均欠款額超過7千美元。
奧巴馬說,許多人身陷其中無法自拔,部分原因是經濟低迷令許多家庭預算緊張,但另一些原因則是信用卡公司所造成。奧巴馬說,信用卡公司將條款弄得模糊難懂,而且常莫名其妙的濫收費用,在消費者未被告知的情況下,擅自調整付款截止日期和上調利率。過去政府對此視而不見,因而坐大了信貸文化的走偏,如今政府要改變這一切。
總的來說,新法頒行,利多於弊。「紐約時報」特別舉例說明,像過去信用卡繳款時間是到期日的一大清早,卡主雖然在到期日繳費,但若未能在早上去繳費,往往會面臨遲繳費用而要被罰款。而新法則強制規定到期日的下午5點才是真正的期限,讓卡主不再掉入陷阱。
再者,以往到期日若是周末、假期,繳費的日期往往要第2、3天才能進帳,這樣又被視為遲繳,而現在卡費如能在第2日收到就視為準時。
還有,過去信用卡公司的申請文件總是以密密麻麻的小字書寫,讓消費者根本無從看清其中的陷阱,現在眾院的法案規定信用卡公司必須使用12級以上的易於閱讀的字體,讓消費者能仔細看清。
以上種種,都意味者信用卡大改革時代到來,希望能改變美國人過份信貸的習慣。取材自:New York Times, Associated Press, Reuters Los Angeles Times
──原載《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