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宇、張華採訪報導)3年前,凡爾頓集團開始在瑞典卡爾瑪市籌建一個中國商貿城,當時預計可有上千中國公司在當地經營出口貿易,經營者及家人可以移民瑞典;給歐洲人提供近距離的中國商品展銷,商貿城號稱北歐的「義烏」。但現在這家公司負債累累,中方公司的法人代表無影無蹤。本報記者日前到卡爾瑪進行了實地採訪。
北歐「義烏」名噪一時
卡爾瑪市政專員尤納斯‧隆恩(Jonas Lonn)告訴記者:「2006年瑞典國家大選,也是我們市政選舉年。那時來了一位駱先生,要在卡爾瑪為整個歐洲建造一座商貿城。市政府看到了是個機會就抓住,在大選中利用此事,說對卡爾瑪市有積極意義。」
隆恩說的駱先生,是中國浙江一民營企業家——凡爾頓集團總裁駱金星。浙江義烏是中國小商品批發市場基地,駱金星聲稱要在卡爾瑪建北歐「義烏」。當年中國一些媒體也高調的宣傳駱金星的大舉動,《人民日報》稱是「為中國商品走向海外搭建一個全新的國際交易平台」。
卡爾瑪市政府預計這個北歐「義烏」將給當地帶來800個就業機會,卡爾瑪人甚至可以上夜校學中文,在這僅6萬多人口的小城市瞬間掀起了一場中國熱。2007年2月瑞典副首相毛德‧奧洛夫松(Maud Olofsson)親自參加了卡爾瑪中國商城的奠基儀式,在瑞典歷史上屬罕見。
質疑始終沒斷
凡爾頓集團曾廣而告之:投資300萬人民幣(後來漲到360萬),就能在瑞典註冊一個國際公司;得到三個不動產產權——在卡爾瑪中國商貿城擁有40平米店舖,70平米別墅公寓一套,以及在中國杭州獲得80平米「北歐風情苑」公寓一套;兩年後全家三人可移民瑞典,享受北歐福利待遇。
細心的中國人開始對凡爾頓集團的慷慨產生了懷疑,有人猜測這個項目醉翁之意不在酒,可能是通過合法項目的名義洗黑錢,並且還試圖從事變相移民來謀取錢財。也有文章指出,整個項目都沒有走正常的立項程序。現在打開網絡搜索,雖然有的文章已被刪掉了,但質疑文章仍依稀可見。
隆恩說:「一開始(凡爾頓的)廣告推銷重點就是保證投資者的瑞典移民居留,事實上瑞典政府沒有自動得到移民權的規定,移民必須要申請,由政府來批准,沒有人保證投資就會自動得到居留簽證。所以在這一點上中國人已經上當了。」
卡爾瑪市民安妮麗‧古斯塔夫松(Anneli Gustavsson)說:「他們(凡爾頓)和卡爾瑪市簽合同時,市政府非常認真,強調必須遵守瑞典勞工法、依照瑞典工資制度。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從中國僱工人來。如果發瑞典工資,公司肯定虧本,還不如請瑞典工人。所以一開始就是謊言,他們簽合同時就知道不會履行合同,否則會入不敷出。」
商貿城夭折
凡爾頓集團後來在卡爾瑪執行合同過程中,在勞工來源、施工材料、施工安全等方面都出現了問題。
隆恩說:「他們運來一堆塑料,不少是垃圾。計劃一年建成,但時間拖得很長,整個項目遇到越來越多的阻力。現在商城已經完全擱淺,凡爾頓在卡爾瑪根本沒建什麼東西,只給現成的大廳換了地板。沒有飯店,沒有公寓。駱先生甚至消失了,因為他在中國欠下了巨債。」
據悉,凡爾頓集團僅在瑞典的負債就約達400萬歐元。現在的商貿城已是一片荒蕪廢墟,記者在商貿城現場沒有看到一個人影,只看到幾堆磚頭、塑料和一台混凝土攪拌機。
留給人們的反思
瑞典一家諮詢公司的總經理張仲平說:「這個項目的失敗,對這個領域、對中國人來西方做生意都有很大負面影響,很多西方人會對中國人產生一種不信賴的感覺。」他認為:「目前中國公司發展主要都在物質層面上,西方工業界已經比較成熟,理念也是長遠的精神目標,比如對社會的責任感、貢獻,對環境的保護等。」
卡爾瑪市政府,面對無法追回的數百萬克朗和繳稅人的不滿,除了反省外,對大陸膨脹式的經濟發展心有餘悸。隆恩說:「我們遇到的不是中國的悠長歷史,而是市場化了的共產主義,它實際上是佔領了中國。」
隆恩表示:「把生產環節都放在最廉價的地方,成為世界的加工廠, 然後在全球運輸,從社會經濟學角度看這是不明智的選擇,不是持續發展之路, 這無論對中國還是世界都是不可取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