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5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聞劍報導)兩年多前,中國開始實施中國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目的是為了實現農業增收、農村增值和農民增收。然而,中國國家統計局有關部門近日的調查顯示:七大問題困擾農村土地流轉,恐成中國農村亂源。
中國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近日對安徽省舒城、無為和祁門縣的土地流轉進行走訪調查。調查發現,三個地方存在土地流轉不規範、規範中介機構缺失、土地集中連片流轉難度大,規模經營和大型機械作業無法進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差、土地流轉經濟效益不明顯、農村保障機制不完善造成部分農民不願流轉土地和土地流轉存在變相收益,欺詐國家相關項目補償資金。中國北京《土地雜誌》主編、經濟學家劉正山表示,要解決以上所說的七大問題,至少短期內可能性不大:
「因為這是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方面就說十七屆三中全會公報出台之後,它一直沒有可操作性的文件出台。所以地方它各自為政;另外一塊兒呢,實際上就說地方財政,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土地財政它這個利益在作怪,因為每年土地出讓金這一塊兒的拍賣收入大概有一萬億左右。所以,在很多地方政府等於成了他們政府的零花錢。」
劉正山進而解釋說,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轉過程中為了地方財政和私利往往突破農村土地流轉中央規定必須遵循的「三個不得」重大原則。「三個不得」說的是:土地流轉中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對此,四川自貢失地農民劉正友表示:
「相信在我們中國這個體制上,要想把土地流轉有利於農民這是不可能的。你看中央的這個土地管理法,它是規定農民只有使用權,根本沒有買賣權。當地地方政府官員,他們掌控著土地的買賣權。」
劉正友認為,地方往往以國家建設和重點工程建設為名徵用農民土地,損害農民利益;雖然受害的農民求救於當地法院,但法院在當地政府授意下往往拒不受理。在這種情況下,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
「我認為應該立即剎車,出台更強有力的措施,但是我對目前這種已經是無序管理的狀態下,我是非常之悲觀的。」
海內外一直有不少學者認為;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根本所在是農村土地私有化,讓農民成為土地的真正主人。對此,劉正山認為:
劉正山:「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從長遠來看最終還是會自由化的,從中期或者是短期來看它是不可能的,但是這個問題要是解決的話,光私有化肯定是不夠的,另外一方面,還必須法律上規定,真正地為了公共利益才可以動用徵地權。否則的話,你即使私有,但是政府有徵地權的話,那你這個私有就是形同虛設,沒有用的。」
記者:「無論是土地私有化或者不私有化,還得有一個政策層面的保證和法律層面的保證?」
劉正山:「對,特別是對徵地的範圍限制,必須限定它那個只能是為了公共利益才可以徵地。現在的徵地其實80%以上的都不是公共利益。」
有學者認為,目前中國實行的農村土地流轉政策是新一輪中國農村改革的軸心,在中國土地制度上有創意。然而,中國政府從政策一開始實施就對外明確表示,土地流轉只是進一步改善土地承包的辦法和途徑,不是「土地私有化」。(//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