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2日訊】重慶開縣居民杜子均,從小患了小兒麻痺症,走路靠爬,最愛吃肉。6歲那年,父親夾給他一塊肉,「威脅」道:不找活路,別說肉,飯都吃不上!為了這塊肉,他學會「走」路,學了手藝,辦起竹蓆加工廠,還成為當地水竹涼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一塊肉的「威脅」
據《重慶晚報》報導,一個幾乎靠爬的人,怎麼當上了廠長?杜子均說,感謝父親40年前筷子頭夾起的那塊肉。1963年,杜子均出生不久,因高燒得了小兒麻痺症:右手、左腳失去知覺,趴在地上,全靠右腳蹬地前傾、左手撐起身子匍匐前行,肘關節、膝蓋、屁股常常磨得皮開肉綻。
杜子均什麼也幹不了,卻特別愛吃肉,但家裡窮,難得吃一回。
6歲那年,父親杜之堂用一張竹蓆換回一坨肉打牙祭。父親夾了好大一塊肉送到杜子均嘴邊,看著他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好吃嗎?」杜子均點了點頭,父親眼睛濕潤了,「威脅」他:「你這樣子書是沒法讀的,不找活路,別說肉,飯都吃不上!」
「當時沒意識到這話的份量。」但是,由於趴在地上的日子實在難受,杜子均掙扎著想站起來,卻一次次倒下。最終,他沒能站起來,但學會用左手提著沒有知覺的左腳抬腿,然後右腳跟進,一步、兩步……他能在地上蹲著行走了!
「能走路我就能做事。」7歲時,杜子均對做篾活產生興趣,學著父親的樣子編織竹蓆。劃破了手指、坐得屁股起繭、腰桿彎得痠痛,他都不在乎。9歲那年,杜子均靠獨有的左手摳出人生第一張竹蓆。
「能變成錢了。」看著這張竹蓆,父親摸了摸兒子的頭,欣慰地笑了:「均兒,這輩子餓不死你了。」
那一刻,杜子均耳旁響起父親那句「威脅」的話,似乎明白了什麼。杜子均的竹編技藝越發精湛,常人一月最多做20張篾席,他能做到30張,並且質量好、藝術感強。
「想吃肉就吃肉。」那時,一些政府幹部月工資不到40元,杜子均一月能掙150餘元;很多鄰居還住茅草房時,他家就開始翻蓋青瓦房了。
殘疾人當廠長
1986年,開縣縣城辦了個紅旗工藝廠生產篾席,杜子均打算去開下眼界。父親覺得他吃喝拉撒都要照顧,進廠簡直是笑話。後來,杜子均悄悄進了城。
廠裡負責招工的一見他,便委婉地說沒場地了,讓他下次招工再去。
見對方以貌取人,杜子均有些不爽,覺得不露一手再走,實在不解氣。他請求負責人先面試。破篾、除青、編織……杜子均單手上下動,篾塊輕盈飛舞……一場面試變成全廠職工的現場觀摩,本想來看笑話的人們不禁發出一陣驚嘆。最後,杜子均留了下來。
進廠一年半,杜子均摸清了篾席的原材料以及生產、銷售渠道,掌握了生產管理技術,然後回到三合老家辦起自己的竹蓆加工廠。
半年後,杜子均的竹蓆源源不斷銷往上海、湖北等地,之後又把大把的鈔票找回來。人們打消了顧慮,工人一下子從9人增加到50多人,工人月收入1,000餘元。
上世紀90年代後期,新興的機械竹條席、麻將席逐漸取代工藝複雜、生產成本高的水竹涼蓆。三合當地23家篾席廠先後關門,杜子均何去何從呢?
「為了那些曾經質疑的目光也要做下去。」杜子均選擇了堅持。現在,杜子均的竹蓆廠每月還能生產100張篾席,實現收入4萬元。去年,他還收穫了愛情——在廠裡做工的彭祖玉喜歡他並嫁給了他。
涼蓆也是文化
水竹涼蓆被譽為「開縣三絕」之一,有百年生產歷史。現在,杜子均成了當地唯一還在正常編織水竹涼蓆的民間藝人。7月初,開縣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部門,將杜子均確定為開縣水竹涼蓆傳人。
現在,杜子均認識到,水竹涼蓆不只是謀生的技藝,它還是一個產業,更是一種文化。作為水竹涼蓆的傳人,他覺得自己有義務把產業做大、將文化發揚下去。
「水竹涼蓆不再是用來睡覺那麼簡單。」杜子均說,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山水、人物、名家字畫、飛禽走獸等各種圖案呈現於水竹涼蓆上,它不僅是生活用品,更是一張文化名片。
吃午飯時,杜子均夾起一塊肉,若有所思。他說,如果沒有父親筷子上那塊肉的「威脅」,肯定沒有現在的一切。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