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高明廚師的美味漢堡肉
在某條街上,有一家能做出美味漢堡的餐廳,店名是「Big」。這家店位在住宅區裡的街道上,店面狹小到只能擠進十多個客人。
這家店裡有一位相當厲害的廚師,只要他一展身手,就可以將漢堡肉煎得內層多汁,表面香而微焦。這般的美食,像我這樣的門外漢,在家裏是再怎麼做也沒辦法做出來的。
Big這家店除了這位高明廚師之外,還有一名年輕的廚師。這兩名廚師會輪班負責廚房裡的料理工作,但年輕廚師所做的漢堡肉,沒辦法像高明廚師做出來的那麼好吃。雖然高明廚師有時會指導他,但他的手藝就是沒辦法達到相同的境界。
除了廚師之外,還有幾名打工性質的店員,以排班的方式負責外場的工作。這裡頭雖然有著服務週到、善於招呼客人的老手,但也有些店員不是會忘記倒水,就是先把食物端給晚來的客人,各個店員之間,招呼客人的能力有著相當大的差異。雖然當店長發現店員的疏失時,會提醒他們注意,但基本上是放任這些店員憑自己的感覺做事。
高明廚師的所做漢堡很受好評, Big這家店的生意還算興隆。但是依現況來看,要擴大店舖規模或開新的分店,卻是有難度的。
另一方面,在同一條街上靠近車站的地方,有一間連鎖式餐廳,店名叫「Kitchen Smart」。
Kitchen Smart裡並沒有手藝高明的廚師。不僅如此,負責烹飪的還是以工讀生為主,因此漢堡的味道也沒有像高明廚師所做的那麼美味。
但是這家店為了能讓每個站上料理台的人做出來味道都相同,編製了作業手冊。負責烹飪的工讀生也都確實的接受研習,學會烹煮的順序與訣竅。
負責外場的工作人員也同樣有一份作業手冊,所以除了一些對待客人特別親切的店員之外,其他工讀生大部份也都是手腳俐落的來回走動著。
Kitchen Smart的分店,在附近的區域越開越多。
*
關於這兩家餐廳,大家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Big這家店太可惜了,如果能在指導上多用點心就好了。」
或許有些人會這麼想。
如果是美食家,則可能會這麼說:
「我還是想吃吃看高明廚師的漢堡,畢竟連鎖餐廳的味道好不到哪裏去。」
我也是個美食愛好者,所以這種心情我能理解。但是,「想去一次看看」的想法,和之後是否會「想再去一次」,或是「下次要帶同事或朋友一起去」的想法,卻是兩回事。
其實,這件事還有後續發展。Big的高明廚師在沒多久之後,就跳槽到Kitchen Smart了。
這個社會是現實的,沒多久後,客人自然就漸漸遠離了Big,最後Big變成了一家門可羅雀的餐廳。而另一方面,在Kitchen Smart餐廳這邊,店方簡化了高明廚師製作漢堡的方法,讓它成為即使是工讀生也能做得出來的簡單料理。
於是「高明廚師的美味漢堡」成了所有分店的標準餐點之一。現在這道料理已經是Kitchen Smart極受歡迎的餐點了。
商業行為就是這麼殘酷,對吧。@待續…
摘 自 《提早6小時下班的工作術──用架構化創造最高效率》先覺出版社 提供(//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