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文婧採訪報導)三峽工程舉世矚目──這是在中國媒體中經常能讀到的一句話。但旅居德國的國土規劃專家王維洛博士指出,這項耗費了大量納稅人交給國家的稅金,關係到民生大計的三峽工程到底是如何進行可行性研究,如何審查其可行性,誰去審查,如何決定上馬,最後又是如何實現的呢?為這項工程買單的人──老百姓並不知道。
2009年6月,記者以電話專訪了王維洛博士,他在電話那端精神奕奕的暢談二個多小時,顯出他對三峽工程的長期關注及用心。茲因文長,分上、中、下三次刊登。
三峽的防洪功能背後真相
從三峽水庫的容量來說,王維洛說它的防洪作用只能用杯水車薪來形容。中國官方公布的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是221億立方米,先不說這個數字是否有誇張的成分,清華大學水利系的張光斗教授寫信給國務院,說這是一個計算錯誤。清華大學水利系的老師和學生經過計算,發現庫容沒有這麼大,但是中國政府顯然不準備更改這個錯誤。這裏暫且先用這個庫容221億立方米來談,1954年的時候,那次洪水是全流域的洪水,長江河道不能容納那麼多水,那麼多餘的洪水水量有多少呢?有將近3千億立方米,就是說有3千億立方米的水長江裝不下去,所以造成了洪水的氾濫,用221億立方米的庫容去裝3千億立方米的水,連十三分之一都不到,杯水車薪啊。
再從三峽水庫的運行計劃看,它只用於防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而不是防20年一遇的小洪水,就王維洛剛才說的,1998年的洪水,三峽大壩所在地的流量不到6萬立方米每秒,他還沒有超過長江洪水20年一遇的流量,就是說,按照三峽的設計計劃來看,即使1998年大壩已經建起來了,洪水來時,它也不會啟動大壩的機制去攔的,所以也就不會有任何作用。
退一步講,在特殊情況下,如果1998年下了個命令攔蓄洪水,那麼王維洛說他也不知道該攔蓄哪一次洪峰?因為1998年的這次洪水一共有8個洪峰,這8個洪峰的總水量,這個三峽水庫肯定是裝不下的。三峽水庫它最多只可以攔蓄一個洪峰。由於降雨過程就是這樣「嘩」上游一次大的降雨,一個洪峰就過來了,之後你就不知道還來不來洪水。而中國所有的三峽工程的防洪功能的出發點,是認為氣象預報是準確的,洪水是可以預測的,所以他總是把他的那個221億立方米永遠放在他最需要用的時候。但是大家都知道,氣象台的這個天氣預報只能做參考,也不可能百分之一百的正確,所以在不能正確地預報未來的天氣趨勢情況下,在用這麼小的庫容只能攔蓄一次洪峰的情況下,誰也沒辦法決定什麼時候攔蓄洪水,什麼時候應該什麼都不做,把洪峰放過去。
造成洪水的原因是天災還是人禍?
王博士讓我設想一下,比如指揮三峽大壩的人判斷第二個洪峰是最大的,那麼就把第一個洪峰放過去,就是什麼都不做, 讓它自然地流下去。然後等到第二個來的時候,就把它存在水庫裏,但是後來一計算,發現第四個才是最大的,那麼就得緊急地打開大壩,把第二個洪峰放了,讓水流出去,讓水庫有地方存第四個洪峰的水。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只是把第二個洪峰的時間推遲了,並沒有減輕洪災。
如果因為種種原因,打開水庫的時間晚了,那就更糟糕了。在第二個洪峰的水還沒有放完的時候,第三個就已經來了,那麼兩個疊加起來,就造成了更大的災難。人為的決策錯誤就能造成更大的災難。
王維洛提到在他以前發表的文章寫了,這個內容在《九評共產黨》裏面也有:造成1998年洪水的最大原因並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當時江澤民如果按照長江防洪工程的原訂計劃,打開荊江防洪工程來減低洪水水位的話,那麼他也就不用調動120萬軍隊去上堤壩。可以說,這個水位是人為故意逼高的。當時荊江地區的30萬人都已經撤出來了,準備這個地區是要被淹掉的,但是江不用荊江防洪工程。
在德國也是有防洪區的,但是德國防洪區裏面是不住人的,都是一些農田,在洪水很大的時候,就把水放到這個區裏頭。中國的防洪區本來1954年以前是沒有人住的,但是長江委員會故意在那裏安置了人以後,就使得這個防洪區比較難使用,所以才上了三峽工程,說三峽工程能防洪。1998年的時候,當時在荊江蓄洪區裏面的30萬居民都已經是撤退完畢,就等著把這個地方淹掉,來洩洪的。
但是江澤民為了突出防洪需要,就沒有讓執行這個方案。之後他又調動120萬軍隊到長江大堤上去防洪,他主要的目的就是,試一下他是不是有調動軍隊的能力,就是軍隊服不服他管。
可行性論證自打耳光:水面既是平的也是斜的
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裏面一共分14個組。其中有一個組是移民組,專門計算要移民多少人,要多少錢,怎麼安置移民。還有一個組專門研究泥沙問題,叫泥沙組。對於水庫水面是不是有水力坡度這個問題,這兩個組給出的答案完全不一樣。移民組說沒有,是零,就是說水面是平的。而泥沙組說有,說三峽水庫的水力坡度是萬分之0.7。
水庫只有一個,在一個時間點,水面不是平的就是斜的,不可能同時是平的,也是斜的,但是為什麼一份可行性報告裏有兩種說法呢?
移民組為什麼說要有水力坡度呢?因為水力坡度越大的話,上游淹的範圍就越大,移民人數就越多,那麼移民費就越多,這樣三峽工程上馬的難度就越大。那麼泥沙組為什麼要有水力坡度呢?如果沒有水力坡度的話,那麼就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把泥沙沖出水庫,那麼任何一點泥沙只要進了水庫就會沉積在水庫裏,那水庫就會被泥沙所淤死。所以它一定要有水力坡度,而且水力坡度越大的話,對它解決泥沙問題就越有利。所以他就說了,有水力坡度,是萬分之0.7。
但實際情況是,水庫的確是有水力坡度的,這是每個搞水利的人都知道的常識。王維洛分析說,他們之所以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那樣說,就是為了達到上馬三峽工程的目的。而且不是第三者來檢查這個所謂的可行性論證,剛才說了,是做可行性論證的人自己來檢查,所以他這個錯是外行人永遠都看不出來的。
一個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裏面,有兩個完全不同的關於三峽水庫的水力坡度,這個可行性論證可能對嗎?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