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日訊】上海一幢13層的大樓剛封頂還未交付使用就倒塌了,而且倒下的姿勢是那樣的「酷」,如魯智深醉拔楊柳那樣,連根拔起,平躺在地上,竟然整體完好,多數窗戶的玻璃還沒碎!
也許是公眾見多了此類災難的新聞卻又無能為力,太憤怒了又怕傷了自己的肝,便只能以冷嘲、揶揄代之,網上有人稱此為「世界第九大建築奇蹟」,還有網友建議將這個樓「扶起來,洗乾淨,重新使用」。在公眾議論紛紛時,有種論調幾乎得到公認:這是一次不幸中的萬幸,只有一名進樓取工具的工人不幸殞命。如果等到居民入住後大樓再如此倒塌,後果該將如何?再假設一下,這幢樓臨街,它朝行人熙熙攘攘的街道躺下,又將如何?我想,對此結果,首先感到慶幸的應該是開發商、承建商以及當地政府。
這真是一種無奈的、苦澀的萬幸。
理想的天國只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中,在現實社會裡,理性的人做選擇總是權衡利弊,選擇一種最不壞的方案,就如丘吉爾評價民主制度那樣。但如果選擇前,什麼是現實中「最不壞」的,不能充分討論,民意得不到充分尊重,那麼最不壞的選項可能被某些掌握決策權的人說成糟糕的、不合時宜的東西,而那些更壞的東西卻被打扮成完美無缺而大行其道。如此,人們對現實中風險的預測和防範相當困難。坐火車,火車可能相撞了;坐汽車過橋,橋可能塌了;去某個商場購物,可能碰上了火災……一個人在這個星球上太微不足道了,但風險變得如此防不勝防時,唯一能做的就是企盼自己運氣好一些,不要碰上;災難發生時,祈求結果不要太慘。對那些不幸死傷的人,祈求能夠得到應有的撫卹和賠償……也只能這樣了。
今年以來,這種不幸中之萬幸的例子還有幾起。如年初央視新址副樓起火後,人們慶幸這座樓還沒有投入使用,慶幸裡面施工的工人已經撤出;北京西單商場發生火災後,人們慶幸那是個深夜,裡面沒有摩肩接踵的遊客。可是這種不幸中的萬幸,概率實在是太低了。重慶武隆山體滑坡,那麼多人被埋在裡頭,投入那麼大的救援力量,到底還是沒有發生奇蹟。湖南準備拆除的立交橋倒塌,橋下車水馬龍……
在不幸的災難面前,「萬幸」總是小概率事件。其實,許多的「不幸」完全可以憑藉制度來防範。比如湖南立交橋的拆除,為什麼沒有進行交通管制?再比如這次上海倒樓,開發商應該知道當地的地質結構,在選址和打基礎時,完全可以做得更好。是什麼讓種種危及公共安全的隱患變成地雷埋下來,一定要等到某個地雷引爆,才有相關部門雷厲風行地表態,什麼盡一切力量搶救,嚴格進行責任追究云云?不知道在種種人為因素導致的禍患面前,一些相關部門的官員怎麼還能大大方方在電視報紙上露臉,讓媒體報導自己「十分重視」「十分關心」的光輝形象。即使在古代帝制時代,某縣、某府發生這類災難,地方官恐怕只能向朝廷誠惶誠恐謝罪,或者向上天告罪檢討自己不敬。如果他還一再向轄區百姓宣稱自己搶險有功,有索要萬民傘的資格,那麼一定會引起輿情洶洶。
買彩票中大獎的概率很低,彩民們不要企望自己就是那個幸運兒。同樣,不能指望不幸中之萬幸一再出現,對平民來說是如此,對當官的來說亦是如此。(//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