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鄭洪編譯報導)在福特公司歷史上,金牛(Taurus)的影響與貢獻,除了T型車、野馬(Mustang)和F系列皮卡,也許沒有比它更大的了。1986年,第一代金牛橫空出世,以光滑流暢的外形、高人一等的性能和安全舒適的內部,贏得了美國人的青睞。一時間,豐田Camry、本田Accord黯然失色。此後十年間,金牛的風格,激發了各大公司的設計靈感。汽車從普通的交通工具,逐漸進化成實用藝術品。如今街頭各類靚車穿行,令人賞心悅目,說來也有福特金牛的功勞。
儒家講中庸,過猶不及。也許福特的設計師不熟悉孔夫子的哲學。1996年問世的第二代金牛,把金牛的特點繼續突出、放大。不幸的是,人們對華麗新穎的小金牛,已不認同。好像一位母親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她的女兒的眼睛比媽媽還大,但卻失去了母親的韻味。美是一種平衡,一種含蓄,超過了就是怪異,讓人捉摸不定。第二代金牛就落入了此種境地。棗核形的車體、橢圓形的進風刪板,配上兩只貓眼般的前車燈,使人聯想到吃河泥的鯰魚(Catfish)。金牛市場受挫,風光不再。
在後來的十年中,金牛幾經刀斧,外形逐漸回歸保守。但福特的市場策略,以市場占有率為先。金牛逐漸成為租賃車的大戶,徒有數量,檔次和效益均日趨式微,難以為繼。2006年,年僅二十的金牛壽終正寢。
與此同時,福特從波音請來了穆拉利任總裁。這位飛機專家,對金牛的品牌早有好感。儘管金牛早就因營養不良而嚴重貧血,最後進入永久休眠是早晚的事,但穆總就是不信邪,對品牌效應的深刻理解,使他對金牛的品牌繼續看好。在穆總的領導下,福特於2008年把大一號的Ford-500型更名為金牛,繼續發揮名牌效應。不過,轉生的金牛與前世相比錯位較大,設計風格保守,市場定位偏高,遺傳基因缺乏連貫性,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2010年的新金牛,比起前任,外形又經歷重大整容手術。車身加長、加寬,但頂棚卻縮短,可想而知,新金牛更流線、更運動。內部設計高檔,動力十足。引擎配置V6、3.5升,功率可達263馬力,油耗為城市18mpg, 高速公路28mpg。
而再生的高檔SHO(super high output)系列,則配置365匹馬力的6缸EcoBoost 引擎。為金牛家族增添了幾分貴族氣息。微軟與福特開發的SYNC技術,加上全輪驅動的選項,使金牛價位逼近40,000美元。
起死回生的金牛,希望能給福特帶來牛氣。在美國汽車工業面臨解體、重組的前景,福特金牛的成功,也許會產生連鎖反應。各位車迷拭目以待吧!(//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