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種技術是體力。
集中力是知識生產時的重要事項之一。集中力能夠持續與無法持續的人,最大的差異在於體力。因為,要想持續思考一項事物,或是要做出結論,體力都是不可或缺。
而且,在輸入什麼新事物到腦中,或是嚐試著去做時,也需要體力。我們常會說一個人「精力充沛」,簡單講也可以解讀為「有體力的人」。
因此,培養體力就相當於讓資訊的輸入與產出能力能夠持續下去的引擎,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
如果以筆記型電腦來比喻,應該就很容易瞭解了吧。同樣是電腦,電池電力較耐久的電腦,與較不耐久的電腦,二者到電池沒電為止所能處理的資訊量,就會產生差異。
處理速度再怎麼快的電腦,如果電池的電力只能撐一小時的話,和處理速度一般、電池的電力卻能維持六小時的電腦相比,不消說,後者的資訊處理效率還是比較高。
在我得知集中力=體力之後,就相當積極把自己的時間花在培養體力之上。在那之前,我原本就在成了社會人之後一直有上健身房的習慣,現在又額外透過以下方式致力於培養體力:
計算每天的移動距離,在完成預定的碰面計劃後,總移動距離若在十公里以內,其後就完全以步行方式移動
總移動距離若已超過十公里,就以自行車移動(若騎自行車,每天的平均移動距離約為三十公里前後)
每週兩次做一小時的肌肉訓練
每天就寢前做伸展操,以及用乳膠管訓練內側肌肉(藉由乳膠管伸展平常用不到的內側肌肉)
不上健身房的日子,就騎國際牌的健美騎馬機Joba(//ctlg.panasonic.jp/product/lineup.do?pg=03&scd=00003911),或是做啞鈴體操。
有一種用於測定體力的指標叫「最大氧氣攝取量」,我測出來的結果相當於十八歲。事實上,此刻我也是在飛機裡撰寫這份原稿,如果我沒有體力,一定會呼呼大睡而無法動筆吧。
像這樣培養體力也是一種習慣,我個人是搭配以下這些協助養成習慣的小道具,讓它變得容易習慣化:
計步器隨時放在平常使用的腰包中。這樣,就能測定每天的移動距離。當天步行未滿五千步的話,我會自我反省。
身上帶著附GPS的攜帶式導航儀。這樣可以輕鬆在一小時內步行完成四公里以內的移動,或是騎自行車完成十五公里以內的移動,運動量會增加。
持有多台自行車。如果每次都騎一樣的車,很容易會膩,因此我會視移動距離或停車地點等等,像換穿不同衣服一樣,改騎不同自行車。目前我使用的自行車有,一台可以出場比賽的正式公路車、一台普通鞋子也能騎的小型公路車,以及一台快要下雨時也能騎的折疊式自行車。
把啞鈴體操或JobaBics(附屬於Joba、與Joba連動的有氧體操影片)的DVD放在播放器裡不拿出來,想運動時馬上就能運動。
把啞鈴或乳膠管放在易於取得的地方,想做運動時就可以做。
總之,在進行某種知識生產時,要想提升集中力,所需要的不是意志的力量,也不是聰明與否,而是純粹的體力。
感嘆於自己的集中力無法持續的人,請測量一下自己的體力看看。如果體力尚有改善餘地,集中力就也會有改善餘地。
此外,我們在想到「要培養體力」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會訂下目標,希望能以意志力去控制,但這麼做是無法持久的。要想使其持續下去,就必須把目標拆解為能夠達成它的行動,然後花心思去設想,什麼樣的機制才能讓這些行動持續。
如果我沒有計步器與附GPS攜帶式導航儀的話,應該沒辦法徒步走到十公里;如果沒有健身教練的話,應該也會很快就怠惰於肌肉訓練。
總之,要漸漸建立一個能藉由對行動的控制、讓成果自然而然出現的機制。關鍵字在於「可重現性」。@
摘 自 《新知識生產術 》 商周出版社 提供(//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