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1日訊】每年的7、8月是大批外國留學生來到美國,準備秋季入學的時間,其中相當多的人會進入研究生院,攻讀碩士學位。不過,碩士學位到底還有多大的含金量呢?是不是值得學生們花上幾萬美元的學費和一兩年的青春時光呢?
台灣來的蔡小姐去年8月從紐約大學獲得全球事務專業的碩士學位,現在在美國聯邦政府做合同工。她唸這個碩士花了兩年時間,大約10萬美元,但目前的薪水並不特別理想。
她說:「其實我已經有心理準備,就是我唸的東西可能不會像唸商科那樣可以賺很多錢。不過,我覺得現在的薪水對於我這種有碩士學位的人來說還是少了一些,可能每年至少還應該再多個幾千塊美金吧。」
覺得自己的碩士文憑沒能體現出含金量的不只蔡小姐一人。正當許多人在經濟衰退大潮下選擇回學校充電,把文憑升級時,《紐約時報》在其博客上開設論壇,討論碩士文憑在當今社會的成本效益。
結果,諸多教育界、投資界和商界人士提出,碩士文憑的投資回報率值得懷疑。很多讀者也表示,碩士文憑並沒有使自己學到更多技能,也沒能成為找工作時的敲門磚。
MSN投資網站的個人理財專欄作家利茲‧韋斯頓列出了幾個投資回報率高的文憑,包括大專文憑,學費較低的公立大學的學士學位以及法學和醫學等專業學位。但她指出,碩士學位,特別是人文和社會科學專業,似乎不能給學生帶來薪水上的優勢。
近年來,隨著美國教育市場的蓬勃發展,研究生課程和讀研究生的人都越來越多。就業市場上似乎碩士過剩,很多原來僅需要本科學歷的工作現在都以碩士學歷為底線。有人甚至說,現在的本科文憑就相當於20年前的高中畢業證。
不過,美國研究生院委員會負責調研及政策分析的納森‧貝爾指出,碩士學位的含金量並沒有降低:「人們的受教育程度的確升高了。不過,全美國有博士學歷的人只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三。所以我認為,學歷的價值並沒有縮水。的確,人們獲得研究生學位的可能性提高了,但是真正受研究生教育的人仍然是少數。」
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研究生抱怨工作難找呢?一個原因可能是這些人選的專業不熱門。數據顯示,在擁有同等學歷的就業者中,英語、人類學、藝術等人文科學專業的學生一直起薪最低。
美國統計局2004年的數字顯示,擁有文科學士學位的全職工平均月薪為5076美元,而文科碩士的平均月薪不升反降,是4543美元。
但最近一段時間裏,就業危機已經不再局限於文科生。紐約大學畢業的蔡小姐說,理工科和商課同學的日子也不好過:「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很多唸計算機的人都回台灣或大陸了,兩、三個唸電子工程的也都回去了。」
就在就業市場一片淒風苦雨的同時,大批失業的人或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選擇在學校「避雨」。美國研究生院委員會的納森.貝爾說,靠唸書來躲避經濟低潮也許並不明智,因為很多人唸書要自己掏學費,要承受失去工作、保險、升遷帶來的「機會成本」,畢業時還要和「避雨潮」的同期學生一起競爭找工作。
他說,唸研究生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必須想好了再行動:「你得自己做決定。如果你有一份好工作,掙錢也多,而讀個碩士能讓你更進一步,那麼讀研究生就是個明智的決定。」
對像蔡小姐這樣剛剛走出校園的學生來說,研究生學歷的好處也許沒有立竿見影地顯示出來,但它不失為一項長期投資。
蔡小姐說:「如果從比較長遠來看,你有碩士學位,大家還是會覺得你有一定的程度來處理一些事情,有一定的知識去做某一個職位,對自己還是有一些幫助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