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0日訊】中華民國波士頓榮光聯誼會將於7月11日(週六)舉辦「七七事變紀念會」,會長石家孝歡迎會員偕眷屬親友踴躍出席,也歡迎僑界人士。活動免費,時間是上午十時卅分整,地點在中華公所(90 Tyler St.)。本次活動主題:「向國防醫護勇者致敬──從大陸到台灣」。
石會長表示,軍事武裝部隊戰時因流血傷亡而需治療救護自不可免,而平時訓練、保健、復健、養老及對軍眷照護同樣重要。太空、高空、深海、高原、兩棲等特殊狀況也需多作研究及相應準備。
國民政府北伐時期倉促成軍一切從簡, 武器裝備欠缺兼落後, 軍中醫療護理自不成規模。軍醫護人員多系軍中速成班或學徒出身,抗戰軍興所需醫護人員更為眾多,必須設立各級醫療站、醫院並積極訓練各式醫護人員以應付實際需要。
九一八事變後又發生一二八及八一三兩次松滬戰爭。其時中國社會及軍中醫務與醫療制度仍在草創時期,無法負荷巨大的軍方及民間傷亡救治需要。因而宋慶齡、藹齡及美齡三姊妹聯合海內外同胞為抗戰募款與器材,發動民間組織救護隊、運傷隊及護理隊。
又在上海市區設立臨時傷兵醫院以補正規醫院之不足,並號召組織民間及國際醫護人士共同救治傷患民眾。上海名醫牛惠霖、惠生昆仲都出錢出力搶救軍民傷患,更將其私人「霖生醫院」作為難民醫院。眾多愛國熱心人士及男女青年學生經短期訓練後就參入護理救傷之隊伍,宋家三姊妹也親自赴院中照顧傷患並與上海各界人士多方予以慰問,贈送慰勞品。
愛國華僑醫學先進林可勝先生原係北平協和醫學院主任教授。日軍侵華時,自新加坡回國號召一大批協和學生,以那時最需要的技術救活了千千萬萬個傷患。又應衛生部長劉瑞恆之邀出任紅十字會總幹事。林醫師組成九個救護大隊,編成分隊到各地救傷。林大夫又即時成立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後陸續在各個戰區設立五個分所,訓練各級醫護人員以應實際需要。
1943年國軍在緬甸與英美軍共同抗日,林可勝膺任遠征軍醫務總視察,並組成遠征軍勤衛訓練中心,提高醫護素質。緬甸叢林作戰, 瘧疾猖厥可怕,而特效藥奎寧缺乏。林設法自美募得數以噸計之奎寧丸,拯救了大批青年軍兼保持了遠征軍的戰□。
抗戰勝利後他成為軍醫領導人,籌組十個總醫院於各大都市。為應付日後龐大醫護需要乃於1947年在上海江灣成立一個規模龐大囊括醫、藥、牙、護、藥事技術、公共衛生各項之醫學院──國防醫學院。該校廣收海內好青年及華僑以培訓優秀之醫務人員,造就了萬名醫藥牙護人才。
1949年大陸失陷前,說服政府以安達輪分批載運人員、物資、設備、圖書運送台灣,更向美國爭取援助加強更新教學和設備。現在國防醫學院校友滿天下,軍中、民間、國內、 海外、 美加與東南亞均有校友造福人群,懸壺濟世。世界各地亦均有校友分會,每三年全世界校友大聚會。
林大夫於1949年離開國防醫學院後,他的學生盧致德博士與張先林醫師依照林的理念予以拓展併發揚光大,導致國防醫學院成為一個揚威國內外的高水準醫學院。
此次榮光會邀得國醫校友曹武銘(病理)、池禧文(婦科)、張梅松(心臟及麻醉)、朱健皎(護理─Nurse Practitioner)、盧坤綏(麻醉)等醫學先進,談談校史、學經歷、行醫感想、史觀軼事等。前述諸位專業及社會經驗履練豐盛、多彩多姿,必然精彩動聽,歡迎各界共襄盛舉。◇(//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