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0日訊】(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今天的《熱點互動》節目。6月15日,江西省南康市開始實施新的稅收徵收辦法,由於當地政府大幅度提高稅收,引起了百姓的不滿,出現了6月15日上萬人上街抗議的事件。
今天我們請來橫河先生,看看他如何分析這件事情。橫河先生您好!這次南康市的萬人抗暴事件是因為當地政府提高了家具稅,所以引起這麼大的反彈,這個家具稅到底提高了多大的比例?為什麼突然增加家具稅呢?
橫河:首先介紹一下南康,南康是江西省贛州巿下面的一個縣級市,這個地方是南方家具生產和銷售的主要集散地,大概有20萬人從事家具業生產,所以南康不是家具零售的地方,是一個批發市場,利潤很低,一套家具如果300塊錢,賣的人只賺10塊錢。
以前木頭放行的價格是500-600塊錢一車,這次一下子加到200塊錢一個立方,也就是加了好幾倍,這樣對一個利潤很低的工業來說,生產的業主就吃不消了,正因為吃不消了,不僅賺不到錢,可能還要倒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業主就起來抗議了,因為它牽涉到這個縣至少20萬人的生計問題。
主持人:南康市主要稅收來源是哪些方面?
橫河:稅收是有不同階段的,在這之前據說南康市的稅收大都從工業方面,主要來自於礦山(鎢礦,江西南部有很多鎢礦),還有製衣業、電子業,但最近這三個行業的稅收顯然遇到了很大的問題。
在這之前,中國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不一樣。有關稅收的問題,我記得在1994年的時候,中共中央實施了一個分稅制,這分稅制導致的結果,第一是中央一級的稅收增加;第二是財政預算、財政收入的增加比國民經濟增加的速度快。如果國民經濟增長的速度每年是8%的話,財政收入增長的速度可能是10%,也就是說大部分經濟發展的好處被中央拿走了。
那麼分稅制以後,地方稅收的收入就減少了很多,怎麼辦呢?中央就允許地方用一種灰色的方法來彌補自己的財政。這個方法就是土地出讓的方法,所以在過去20年當中,地方財政收入依賴於土地出讓比例非常非常高,據說有的地區達到30%到50%。最高的是在沿海一帶,根據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女士的資料,可能高達60%,這部分也是以前作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一部分。
主持人:土地出讓能不能彌補地方政府的財政空缺呢?
橫河:在過去一、二十年當中,土地收入確實彌補了相當一部分地方財政的空缺。但問題是土地出讓不可能永久下去,因為目前的經濟形勢牽涉兩個部分,第一個是土地出讓以後的高額利潤最終來源於房地產,而現在房地產的泡沫已經消失了,房地產現在正在跌。另外一個,土地的價格很大一部分是由外資投入導致建設增加,那現在外資不僅投入減少,還有撤資的傾向。
這兩大因素導致了土地出讓的問題,土地不可能永遠出讓下去,你出讓一次,別人建設了,你不可能再把這土地出讓,即使再出讓一次,也不能反覆炒作,特別是在房地產已經開始降溫的情況下。
所以現在一個直接的後果是地方財政出現了危機,第一、它來源減少,比如我們剛剛談到的製衣業、電子業,由於國際金融危機,這種主要靠出口的產品顯然遇到了困難;而礦山由於過去20年來無節制的開發,導致中國已有將近20個所謂資源性的城市枯竭了,所以在這種殺雞取卵式的開發方式下,礦山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而那種勞動密集性產品,還有高能耗、低產出的工業也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所以地方政權的稅收在傳統行業裡面都遇到了困難。這是一部分。
它的稅收遇到了困難,同時需求也增加了,也就是政府要的錢更多了,那這部分是怎麼來的呢?一個是政府前一段時間是用基本建設的方式在增加GDP(國民經濟總產值),結果建了很多豪華的樓堂館所,包括政府大樓。而且即使現在不再建新的,舊大樓的維持也很花錢。
另外一個就是政府工作人員的個人消費,我們知道去年中國政府工作人員的個人消費,用於買車、吃喝、旅遊的是9千億人民幣,它必需要維持這麼龐大的公務員隊伍的消費,這是一個極大的數目。
另外一個,去年中共提出一個4萬億的救市計劃,如果地方想要用這筆錢的話,你要有一個配套的地方投資計劃,來彌補中央這筆救市計劃的不足,要求是一比三的比例,也就是說如果你想拿中央1塊錢,你自己地方財政要出3塊錢。
所以這4萬億的救市計劃,現在各省總的報上來的、自己做出的配套計劃是18萬億,這18萬億怎麼來?最終還是都要從地方稅收當中來。所以一個是地方的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面是地方財政要求擴大了,在這種情況下,就導致中國地方政權資金鏈的斷裂。
主持人:您認為現在出現這種情況了?
橫河:事實上這種情況已經出現了,為什麼呢?因為今年2009年,第一次國家財政預算當中允許地方可以發行債券,也就是進行赤字預算。在中國的法律當中,省以下的部門、單位是不能發行債券、不能有赤字預算的,但今年人大通過了一個2千億元人民幣的地方赤字預算,允許省發行地方債券,這就充分說明地方資金鏈已經發生斷裂了。
主持人:現在地方政府是不是打算增加企業的稅收,來提高地方政府的資金短缺?
橫河:從南康這個事件看來,非常明顯的,地方政權是想這樣做,因為它不可能把它的開支減下來,這是很困難的。而且地方政權還有一個膨脹的趨勢,特別是現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很多有關係的人或者有後台的人,都想要往吃大鍋飯的、鐵飯碗的政權機構裡面擠,所以它要減下來的可能性非常小。怎麼辦呢?只有增加稅收。但是我們剛才講,傳統的稅收已經收不到了,所以很可能就把現在還能生存下去的、還能夠經營下去的企業加稅,用這種方式來彌補地方資金的不足。
主持人:大幅增加稅收的事,在其他省市是不是也有這種情況?
橫河:上兩個星期的《熱點互動》節目,其中討論了中國地方資金鏈斷裂的問題,我想南康事件正是證明這個事件不僅發生了,而且不只發生在一個地方。這種資金斷裂的情況,已經出現了這麼大的財政赤字預算,而且據估計,中國整個地方政權現在欠債是1萬億人民幣以上,平均每個鄉鎮欠債300-400萬人民幣。
所以這不是哪一個地方的問題,而是全國普遍存在的,而且存在不是一天了,只是由於國際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的爆發,把中國長期以來積累的經濟問題暴露出來了,而南康的現象只是全國地方政權資金鏈斷裂的冰山一角。
主持人:如果不增加稅收的話,他們還有什麼其它解決的辦法呢?
橫河:借錢,現在容許發行地方債券,這是解決辦法之一。允許發行地方債券就是以地方政權作擔保,向民眾借債或者是向企業借債,或者甚至向國外借債。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發行國際債券,但是至少是借債,是用借的方法。
主持人:如果它是這樣一個赤字,而且它還要維持地方政府那麼大的開銷的話,它用什麼來還啊?它有沒有還的能力啊?
橫河:我想現在各地方政權考慮的還不是還債的問題,而是怎麼渡過目前這一段時間。這就是為什麼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明明知道這些家具業主不可能交出這麼多稅的情況下,仍然硬行加稅。但顯然的,這個方法在目前看來是行不通的。
主持人:最近消息說南康巿政府迫於壓力,把這一次增加稅收的政策給取銷了,有人就開玩笑說,這一次的南康起義勝利了,您怎麼看這個事?
橫河:中央對於這個反應非常快,在16日,也就是第二天,新華網就公布了,說是取消了這次加稅政策。那麼在這之前當地政府僅僅承認是暫停實施,但是聽說省政府立刻就通知南康市政府,告訴他們把這次取消。也就是說目前它是多重矛盾,它特別怕群體性事件爆發,引起連鎖效應。所以這種情況可能是更高一級,包括省一級和中央一級,希望暫時至少把稅收這個事情壓一下,不要讓這個事件引發全國性的事件,所以就取消了。
我覺得這個事,就地方民眾來說,本來加稅是應該通過納稅人共同討論來作決定的,不是政府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因為在中國這筆納稅人交的錢,怎麼用也是不透明的,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民眾來說,南康事件是一個很好的榜樣,也就是說如果是不合理的稅收,你就要抗議。
但是這個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就像我們講的,地方政權資金鏈斷裂的問題是事實存在的,而且它必需要解決的,所以不可能由於南康事件把這個稅收暫時不實施了,就表明以後就不實施,以後就不從其他地方來增加收入,也不表明其它地方會照此辦理,不實施加稅的政策。
主持人:中國政府一貫的政策好像跟老百姓是不太妥協的。這次它如果把這個稅收取消了,那其它的省市會不會也效仿南康這次的抗暴呢?
橫河:我覺得民眾真正會提出要求,是來源於對他們利益的傷害,這倒和某個地方關係不是非常大。因為這種事件是全國各地都在發生,也就是說通過稅收或者通過其它途徑,它要增加政府的收入;在當地經濟已經遭到困難的情況下,它還要繼續增加政府稅收,這種情況是一直在發生的。所以我想它早晚要侵犯到很多很多民眾的利益,那麼南康事件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榜樣,讓各地民眾都看到,通過爭取,他們也可能得到部分的基本權利,但不可能根本解決問題。
主持人:但不知道政府會不會做那些秋後算帳的事?
橫河:秋後算帳的事情,我想在每個地方都會產生。但是不管秋後算帳不算帳,它也沒有解決最根本的問題,所以民眾如果不能生活下去了,不能生存下去的時候,他考慮的是他最基本的利益被侵犯,他能不能再生存下去,這時候民眾就不會考慮秋後算帳的問題了。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謝謝您收看今天的《熱點互動》節目,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