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飲食嘉年華 返鄉憶當年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6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畢儒宗牛頓市報導)在台灣,平均每七人就有一人跟眷村有關係。眷村文化是台灣近代文化的一部份。近來在台灣賣座的連續劇《光陰的故事》就是透過眷村生活的親情、友情、愛情而找回台灣當年最溫暖最單純的一段生活。紐英侖中華專業人員協會為了協助大家找回那個感覺,6月13日在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舉辦了「眷村飲食嘉年華會」,透過美食憶往事,吸引了數十名前眷村居民或眷村之友參加,分享自己的眷村生活記憶。

專協會長李小玲首先感謝簡許邦主任出借場地,並參與協辦。該會董事長王世輝表示,台灣眷村的形成除了有特殊的時代背景外,來自大江南北的各個族群也是眷村文化特點的來源。他希望透過這樣的聚會找回來自各地眷村的居民,在分享家常菜之餘,延續眷村文化。

當天出席的多位「眷村居民」帶來許多眷村美食,擺滿了好幾個長桌,其中有鍋貼、炒米粉、肉粽、香菇烤麩、涼麵、雪菜百頁毛豆、酸辣湯、茶葉蛋、芝麻大餅等。


美食當前,令人大快朵頤。(攝影:畢儒宗/大紀元)

會長李小玲特別帶來準備了六天的甜酒釀。也有不少人是臨時才知道這個活動,趕不及做菜,除了捐款外,保證下次一定做眷村菜帶來。

黑貓中隊隊員沈宗李的大公子沈立威對眷村菜的定義是:「在當時物力維艱,憑著對家鄉的記憶,有什麼做什麼,隨便做出來的菜。」

來自台南眷村的韓幼文則說,小時候政府有免費配給,母親就用麵粉做芝麻大餅等麵食,兄弟姐妹也自母親那兒學得一手麵食手藝。還在博士班就讀的前婦聯五村的梅長生說:「聽到各位的不同口音,感覺非常親切,好像回到了眷村。」

左營果貿三村的鄭增壽則表示,眷村出身的孩子都很講義氣,大家都是稱兄道弟,即使現在都來美這麼多年了,回到台灣見到當年同伴的熱情依舊。

王世輝的中學同學曹伯禹回憶小時候由於住在大眷村旁的小眷村,因此孩子們都很團結,否則會被大眷村的孩子們欺負,這也造成他日後喜歡挑戰不服輸的個性。王世輝小時候的「保鏢」,台北成功新村的劉泰國談到眷村中聯考狀元與小太保並存的有趣情況,也談及眷村生活的血淚。

蔡傑記得由於親戚在總統府服務,當年在十月九日就能夠搭乘吉普車直達總統府,事先欣賞雙十慶祝預演的特殊待遇。

主辦單位最後還以投影機放映十數張眷村生活的照片。據稱其中一些照片的背景,就是80年代初期知名電影《光陰的故事》的拍攝場景。對眷村生活興趣濃厚的王世輝,介紹近20本收藏的眷村相關書籍供大家借閱,希望能廣為傳閱,他最後將會捐贈這些書給僑教中心圖書館。◇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南市明清古墓群 傾向移地保存
挹注眷改基金 國產局14日代標7宗眷改土地
台立院修正  不改建眷村將適用都市更新
眷村改建 可比照都市更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