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閒晃摸索後,逐漸地熟悉如何在美索生活,知道去哪找吃的,學習該怎麼點餐,還好美索鎮中心並不大,東西應有盡有且又便宜,生活機能實在好的沒話說,所以倒沒有什麼適應不良的問題產生,只是偶爾因為水土不服或飲食不同所引起的腹瀉肚子倒無大礙。
語言能力的學習,我向來是深信只要有環境,學習起來自然就容易許多。雖然說是生活在泰國境內,但工作場域卻需要多種語言的交替使用,與泰國公部門打交道都得說泰語,在部落裡村民們多不會講泰語,只用母語—克倫語,在難民營裡又是另一種克倫語或緬甸語,在國際組織會議中就適用英語討論了。
我從來就不是個用功的學生,也未曾具備語言天份,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國際志工就是得精通多國語言之類的。很多時候反正本來聽不懂,乾脆直接放棄用說的或用聽的,而是選擇用看的,仔細觀察人們在做些什麼,想表達些什麼。後來發現有趣的是,很多種語言同時存在一個空間裡,其實就代表了只需要一種最根本的溝通方式,那就是彼此的一個表情或動作,無論有意無意,便已傳達著許多訊息給對方。
隨時給自己心理建設該是比學習語言還重要,保持對任何人事物的高度興趣感,並勇於嚐試與樂於接受。簡單地說,人們吃什麼就跟著吃什麼,喝什麼也就跟著喝什麼,但穿什麼就不一定要跟人家一樣,因為可能會變成觀光客,但也不要太不一樣,因為可能會變成街頭藝人。時常得要提醒自己,文化沒有優劣之分,有的只是差異罷了。
來到泰緬邊境後,除了努力協助些文書和事務性工作之外,想想自己還真的還沒有貢獻些什麼,反而是一直受到週遭人們的照顧,不過心理也從不會感到著急,反正我要待在這至少一年呢,來這的目的不就是為了體驗學習,因此先著重累積經驗與充實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擔任海外志工的首要任務,其實並非急著去幫助些什麼,或改變些什麼,而是儘快讓自己適應當地的環境,配合在地的步調,試著去瞭解他人,同時也讓他人能夠有機會來瞭解我。
日子一天天逝去,月曆已經撕去了好幾頁。雖然這時我已經是28歲了,擁有著碩士學歷又如何,我連在地的生存能力和文史常識仍依舊欠缺,但我知道自己也已經逐漸地熟悉這塊土地並這些人所接納。@(//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