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1日訊】「六四」二十周年的燭光晚會,打破了歷年的出席人數.。香港人扶老攜幼,在炎熱的天氣下,來到維園,坐滿了整整六個足球場。球場坐滿了,坐到旁邊的草地上,站到維園球場的圍網之外。
人同此心,毋忘六四。主辦燭光晚會的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先生宣佈,是晚出席人資料粗略的統計,有十五萬人。而一向減半計數的警方,也宣佈他們估計約有六萬多人參加。可見「六四」發生二十年了,香港人們並沒有因為中國迅速發展的經濟而認同中共在道德上的犯罪。
二十年的歷史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經濟上的發展並不等於政治上會自動開放。更多的時候是,由於經濟上的發展,帶來更大的金錢和利益,而保守政治限制,物質分配反而愈加不均。生產力的發展替社會帶來物質的繁榮,在民主自由制度下,對權力有一定制約能力,人們在相對平等,但仍存在著差別的制度下,可以共用這一成果。社會的兩極分化因而隨著物質的增加而不斷縮小。相反,如果這個社會的分配仍然是掌握在一小撮人的手中,而這一小撮人又掌握著國家機器。那麼,絕大部份的經濟利益會被他們侵佔,社會的兩極分化祇會不斷加大,而不會縮小。這一小撮人,形成了利益集團,為了維持這種局面,不惜動用手中的國家機器,對持不同意見者進行壓迫。
暴力的鎮壓並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出路,其結果必然引起被鎮壓一方的拼死反抗,不同意見者的聲音暫時被壓下去,社會出現暫時的平靜,但這種暫時的平靜絕不是和諧。如果連這點都分不清楚,為政者一定會犯大錯誤,最後必然會以落敗告終。以暴易暴,從來都不是達致社會和諧的終極道路。
為了安慰自己,有些人認為:十五萬人出席「六四」燭光晚會並不等於全部出席者都認同「六四」平反的訴求。他們認為,不少人是懷著對社會的各種各樣不滿意,借此機會表達出來。有這種想法的人無非是想淡化和轉移「六四」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分量,但公道自在人心,既然如此,請試組織一場愛國和諧社會教育大會,看看出席參加的人數有沒有十五萬?千萬不可輕看人心的向背,它代表人們的選擇,儘管不言或不敢訴諸於口。
水可載舟,也可覆舟,連中國古代皇帝都明白的道理,現在反而是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似乎並不明白。事實是,他們並非不明白這個道理,而是不願相信和接受這樣的一個簡單的真理。
電影「南京!南京」用多元角度重現這一中國現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一個國家首都的陷落。日本皇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三天就進入南京,當年的威風可想而知。但不到五年,皇軍的威風掃地。電影提醒了我們同樣的道理,同樣是人民不會忘記的。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