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6日專電)金融風暴狂襲,但全球雜誌銷售量並未受到嚴重影響,業者指出,媒體多元化並不會造成傳統雜誌消失,未來雜誌的內容將在包括個人電腦、手機、電視等不同媒介呈現。
國際期刊新聞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of the Periodical Press, FIPP)第37屆國際雜誌大會在倫敦舉行,會長坎莫費德(Don Kummerfeld)表示,儘管全球經濟低迷,但雜誌業不僅能度過難關,未來更能蓬勃發展,主要原因是雜誌業者向來能在面對挑戰時保持彈性並有創新精神。
坎莫費德認為,多媒體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美、歐、亞地區的多家雜誌也開始朝這個方向發展,但多媒體的成功不代表傳統雜誌將會消失,隨著報紙減少,雜誌將成為「可信靠的長期新聞守門員」。
出版150多家雜誌的瑞典伯乃爾報團(BonnierInternational Magazines)公司國際代理經理柏格曼(Joakim Bergman)告訴中央社記者,金融風暴對雜誌的銷售量衝擊有限,經濟惡化可能導致民眾減少旅行,但取消雜誌訂閱的情況不多,數本以遊艇為主的雜誌銷售量下滑,其它諸如科學、親子、美容、園藝類別的雜誌,訂閱及銷售未見減少。
旗下擁有包括時尚雜誌(Vogue)、浮華世界(Vanity Fair)等多本知名雜誌的Conde NastInternational公司總裁紐豪斯(Jonathan Newhouse)肯定表示,紙本雜誌不會因為媒體多元化革命而消失,讀者需要更多不同的選擇,找到符合興趣的雜誌自娛,雜誌市場已成為買方的市場,內容沒有競爭力的雜誌將被淘汰。
專程到倫敦與會的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商業周刊社長俞國定接受中央社訪問時也說,金融海嘯加速全球雜誌業「進化」,使雜誌業出現結構性變化,體質不好的雜誌無法生存,但領導的品牌諸如「經濟學人」、「Men’s Health」等讀者群則不會減少。
他表示,雜誌業者需要透過數位化做整合式運用,進行「虛、實結合」,藉由網站強化品牌,讓品牌能推的更遠更廣;不過目前網路的廣告或e-commerce的收入仍有限。
提供全球約2000家雜誌同步數位化網路版雜誌的Zinio Global公司歐洲與拉丁美洲地區總經理索拉(Joan Sola )告訴中央社記者,未來雜誌的趨勢是讓讀者可以隨時隨地閱讀,要成為讀者首選的閱讀螢幕必須符合貼近使用者、可以做個人化和互動的廣告、及本身具有付費系統功能。
他預估,到2015年全球將有至少50億個無線上網的科技產品,其中多數是手機,手機將成為未來讀者購買並下載雜誌的最普遍工具。
Zinio目前有約500萬名付費讀者,市占率逾70%,提供低於紙本雜誌的訂閱價格,訂戶可以同步收到和紙本完全相同的內容,下載後隨時隨地可看,方便貯存,不會有遺失的風險,並可簡易查看資料,受到讀者歡迎,台灣多家雜誌也與Zinio合作。
索拉指出,金融風暴對Zinio的營運絲毫沒有影響,未來還將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雜誌由紙本轉戰到手機、攻佔個人電腦,並將進入家庭的客廳,有了互動式的功能,諸如瑜珈動作「躍然紙上」,消費者看到鍾愛的服裝可以直接點選購買,想嘗試同一款式但不同顏色的鞋子,彈指也可以做到,他形容,出版界進入令人興奮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