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4日綜合報導)大部分拉丁美洲都選出左派領導人,今天巴拿馬大選,右派的馬蒂內利(Ricardo Martinelli)卻能高票當選。分析家指出,民眾希望透過他打破巴拿馬長期兩大黨輪流執政,再加上巴拿馬的重商文化,使得傳遞改變訊息的企業家馬蒂內利得以脫穎而出。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Monitor)發自巴拿馬市的分析報導指出,整個拉丁美洲都透過選舉求變。對大部分國家而言,「改變」意謂著投票支持左派候選人,換掉右派長期的寡頭執政。
今年3月間,薩爾瓦多左派的馬蒂民族解放陣線(FMLN)擊敗執政超過20年的民族共和聯盟黨(ARENA)。上週厄瓜多左派總統柯利亞(Rafael Correa)誓言推動「社會主義者革命」,贏得連任。
但是在巴拿馬,「改變」意謂著選出超市大亨馬蒂內利,他以「自由市場候選人」吸引選票。
馬蒂內利在1998年創立自己的政黨,這次贏過執政的中間偏左革命民主黨(Democratic RevolutionaryParty,PRD)。這是1989年美國出兵推翻軍事獨裁者諾瑞嘉(Manuel Noriega)以來,巴拿馬首度由第三個政黨贏得國家元首席位。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分析,馬蒂內利在2004年首度參選總統時,才拿到5.3%選票,敬陪末座;過了5年,他受歡迎度快速增加,除了是很會利用媒體造勢之外,也是因為選民對過去輪流執政的兩大政黨有所疑慮。
該報引述民調顯示,選民懷疑以前的兩大政黨是否能夠打擊犯罪和貪腐,改善公共設施服務品質。這也是為何巴拿馬近年經濟成長亮眼,執政黨還是下台的原因之一。
巴拿馬市政治分析家卡布瑞拉(Edwin Cabrera)對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人們厭倦了傳統政治階級。馬蒂內利成功地傳遞出改變的訊息,讓人相信他是真正能為國家帶來改變的人」。
從表面看來,巴拿馬民心思變令人霧裡看花。巴拿馬這幾年來經濟成長令全球稱許,去年經濟成長率高達9.2%。即使全球經濟危機發生,巴拿馬還是拿出高達52.5億美元的金額擴大巴拿馬運河,預計將增加數萬工作機會。
但是卡布瑞拉說,選民更重視安全、公共交通、醫療保健和教育。而且巴拿馬政治系統一向跟貪腐醜聞糾纏不清。即使經濟成長,還有三分之一人口深陷貧窮困境。
在許多國家,選民的這種沮喪失望,通常會讓左派領袖當選。例如,薩爾瓦多就是因為擔心就業機會缺乏,讓FMLN勝出。厄瓜多在2006年大選中,名不見經傳的經濟學教授柯利亞,就是打著反貪腐的口號當選,現在又連任。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指出,從玻利維亞到委內瑞拉,左派領導人都宣稱他們是史上第一個關心窮人的國家領袖。但是巴拿馬不同於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目前社會主義意識不高。
例如,PRD宣稱自己是左派,但是中央密西根大學(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巴拿馬專家培瑞斯(Orlando Perez)說,這種說法用詞不當。
培瑞斯對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這個國家具有重商文化,而馬蒂內利被視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一些國家,成功的商人未必是好事,但在巴拿馬是」。
但是卡布瑞拉說,如果馬蒂內利政府未能滿足選民期待,改善公共服務,下次選舉,巴拿馬有可能追隨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腳步,讓左派人物出線。(譯者:賴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