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5日訊】5月16日的華府很「台灣」,來自台灣高雄的兩支團體以優美的歌聲和表演向國際宣傳福爾摩沙之美,也讓今年的台灣傳統週增添亮麗的色彩。
當天活動於十多個台美人社團共同參與的華府亞太裔傳統月慶典展開,上午雖然下起陣雨,但位於舞台正前方的台美人攤位依舊是全場最受注目的焦點,色彩繽紛的佈置不但吸睛搶眼,民俗介紹更是豐富精采,引人流連;除了親子同樂的捏麵人、紙雕等鄉土藝術外,還有姜半仙的算命、陳美麗的取名與書法等有趣的項目,最受歡迎的當然還是僅此一家別無分店的銼冰,午後天晴人潮開始湧現,錢潮也源源不絕,義工們雖忙得無暇喘氣,但也樂得笑開懷。
現場族裔表演由美濃客家混聲合唱團代表台灣上台獻唱,該隊平均年齡超過六十二歲,都是阿公阿媽級的高雄美濃客家人,吸引本地客家鄉親熱情捧場,台上台下相互唱合、氣氛高亢,該團共演唱「客家本色」等五首曲目,合音優美和諧、不輸專業,可惜在華府的演唱只有一場,讓不少鄉親向隅。
重頭戲是當晚在馬州摩門教堂的「羅漢門」文化劇團表演,這是華府台灣同鄉會與中華民國華府婦聯會首度合辦的活動,或許是天候不佳,情況不及去年之全場爆滿還加站票,今年座位僅坐滿七成,估計人數約六百人,其中多數仍是台美人,台灣駐美經文代表處官員有副代表董國猷、領務組長王志發和僑教中心主任汪樹華等人出席,本地蒙郡郡長雷格也到場作旋風式拜訪,並有幾名郡議員和蒙郡政府官員蒞臨觀賞。
「羅漢門劇團」乃由實踐大學高雄校區二十五位男女學生組成,由該校副校長丁斌首領軍,表演主題強調追尋台灣傳統文化的「根」,演唱曲目包含原住民、客家和閩南族裔歌曲,頗獲鄉親肯定。
節目設計以歌舞劇場形式演出,展現嶄新的創意,並配合中英文字幕介紹,讓觀眾在欣賞表演之餘,同時了解台灣的人文歷史背景,達到寓教於樂的教育意義。
開場先敘述台灣祖先和文化的起源,點出這塊土地今日擁有多元文化的淵遠流長,八百多年來經過各種文化的洗禮,就像造物主隨意灑下的種子,散落在各個角落髮芽、生根、茁壯,從最早的原住民到唐山過台灣的客家人以及其後的閩南人,不同的族裔自分隔、相爭到融合、團結,從而產生多彩多姿的現代文化。
演者身穿鮮豔奪目的民俗服飾,各個能歌善舞、多才多藝,不論是原住民、客家或閩南歌謠都唱作俱佳,當中並穿插台灣廟會民俗陣頭的宋江陣,為略嫌沉悶的節目添加活潑的動感活力,美中不足的是:武術部分因舞台空間有限、刪減其中精華,全場表演歷時僅約一小時就結束,也令人有意猶未盡之感,最後在「大稻埕進行曲」輕快的旋律中全體大合唱,也為本屆傳統週寫下休止符。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