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斯科布爾華盛頓報導)托馬斯.弗裡德曼是一位外交政策分析家,三度獲得普利策獎的記者和暢銷書作者。他的書探討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一些最緊迫的問題。
弗裡德曼1955年出生,在中西部城市明尼阿波利斯的一個猶太家庭長大。他說,他青少年時期所受到的最重要影響來自高中新聞課老師哈蒂.斯坦博格。
「她讓我對新聞產生了濃烈的興趣。那是我一生中上的唯一的一門新聞學課程。在那同一年,我頭一次去了以色列。於是,兩種強烈的興趣在我身上匯合了。」
弗裡德曼在青少年時代充滿好奇心,而且爭強好勝。他為他所在的高中校報寫稿,併發表了根據他對以色列軍隊將領沙龍的採訪而寫的一篇文章。沙龍後來成為以色列總理。
1978年,弗裡德曼讀完大學,獲得中東研究的碩士學位。他長駐倫敦,開始為合眾國際社工作,由此開始了他的職業記者生涯。一年之後,他加入紐約時報,擔任財經記者,專門報導石油業界新聞。
1982年,弗裡德曼前往貝魯特,擔任紐約時報貝魯特分社主任。後來,他又擔任該報駐耶路撒冷分社主任直到1988年。
在中東任職期間,弗裡德曼逐漸發展出一種他稱之為「沒有隔閡的新聞」的寫作風格。
「我的座右銘是,『不到實地,休言知情』。甚麼事情必須親眼看到才算數。作為記者,必須跟人交談,聆聽他們說甚麼,必須跟人們保持這種互動。」
1989年,弗裡德曼返回美國,撰寫出版了《從貝魯特到耶路撒冷》一書,講述了他採訪中東衝突期間的所見所聞。這本書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高踞暢銷書榜。
弗裡德曼說,他當時和現在都認為,中東地區達成和平的關鍵是建立一個巴勒斯坦國。
「解決問題的途徑必須是建立兩個國家,讓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分佔耶路撒冷。所有的人都知道問題應當怎樣解決。問題是獲得解決問題的意願以及領導能力。」
弗裡德曼重新在美國定居之後,在1990年代中期開始每週兩次為紐約時報撰寫有關國際問題的專欄文章。他的專欄文章在世界各地被700家報紙轉載,並為他三度贏得普利策國際新聞報導獎。
他說:「我有一份全世界最好的工作。我可以周遊世界,想到哪裡就到哪裡,想跟誰交談就跟誰交談,可以在紐約時報想寫甚麼就寫甚麼。這份工作可真棒。」
弗裡德曼已經出版了五本書,主題從中東衝突、全球化,到恐怖主義,無所不包。他最近出版的一本書題目是《酷熱、平坦、擁擠》,2008年秋天高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
「我相信世界正在變得酷熱、平坦、擁擠。變得酷熱,是說全球升溫;變得平坦,則是說世界各地中產階級興起,他們像美國人一樣消費,像美國人一樣生產,像美國人一樣消費石油、糧食、能源。所謂世界變得擁擠,則是說人滿為患。」
弗裡德曼最近在華盛頓的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發表演說,呼籲進行他所謂的綠色革命。他說,全世界轉而採取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其動力將是開發能夠減輕全球氣候升溫壓力的清潔能源技術。
「假如我們想要一場真正的清潔能源革命,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能源技術市場改變價格信號,改變規章和標準,調動起10萬個獨立技術創新者在10萬個汽車房裡試驗10萬種綠色技術,其中的1000種將是有發展前途的,100種是真正創新的,兩種將成為未來的『綠色微軟』和『綠色谷歌』。」
弗裡德曼希望人們逐步放棄需要大量資本建造的發電廠和造成污染的燃料。他寫道,未來不必是一場惡夢,「假如我們能夠進行戰略性的思考,儘量減少對環境的損害,儘量適應我們無能為力的事情,不斷開拓創新,從而實現許多現在看來是無法想像的可能性。」
「實際上,我現在要說的就是,我們先前跟蘇聯進行過空間競賽,搶先把人送上月球。我們現在需要的則是保護地球,要跟中國、印度和歐洲競賽,看究竟是誰能先發明清潔能源技術,讓人類能夠繼續生活在地球上。」
弗裡德曼接著說,「我們的時間一點也不富裕,現在就要趕緊開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