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施明綜合編譯)根據多家外國媒體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體育學院的幾十位學生的訪問,多數學生說他們知道八九學運。
中國年輕一代「變成了一群綿羊」
金融時報22日報導,中國大學生中許多人看過一九九五年美國製作的關於天安門事件和六四鎮壓的記錄片《天堂平安之門》,他們是通過網上或朋友得到這一片子。大多數人通過他們的父母或高中老師聽到八九學運。許多人表達他們對共產黨的失望。
清華大學一名二十三歲的女生說:「我父親告訴我關於八九學運的事,他說這完全是江澤民一手謀劃的。對自己的人民開槍,這是個什麼樣的政府呀?」
.
但是學生們在網上討論時,大部份精力卻花在討論腐敗和愛國情緒上。他們個人最關心的就是就業問題。中共政府估計,二零零七屆和二零零八屆畢業生,有多達三百萬人還在找工作,下個月又有另外六百萬畢業生加入他們中。
中國大學的嚴格管制限制了學生們爆發不滿情緒。一位周先生說,有荷槍實彈的武警駐紮在校園,每個大門都有警察查身份證,北京大學的學生們「變成了一群綿羊」。
只為個人卻無社會正義感的一代
紐約時報22日報導,北京大學歷史系的一名學生在最近的訪談中說,如果一個學生提議進行要民主的抗議,其它同學們會說他是精神病。「你知道這個線劃在哪兒,你就是不能做任何有公開影響的事,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
但是,民主是否依然對中國學生有鼓舞作用,似乎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紐約時報對北京大學學生和老師的訪問,加上對海內外的專家們的訪問,給當今的中國大學生們畫出了一個多層面的群像:不傾向於抗議,也缺乏像八九年那樣的對經濟上的不滿從而激起抗議;對中國自豪,附體於共產黨,但對共產主義沒有理念上的追求。
他們對中共政權的腐敗和新聞審查感到困擾,渴望到西方尤其是美國學習。儘管中共政府試圖從中國歷史上抹去八九抗議,但是多數學生知道發生了什麼。接受紐約時報訪問的八位北京大學的學生中有七位說,他們設法從網上下載了一個被禁的有關天安門抗議的記錄片在學生宿舍觀看。
一位北京大學的教授夏曄良(音譯,Xia Yeliang)說:從理論上講學生們是支持民主的,只是他們不願冒著可能失去未來的風險來爭取。一些中國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現在的經濟危機使他們前途暗淡,學生的不滿就會增長。與八九年相比,有九倍多的學生進入高校。對好工作的競爭是非常殘酷的。去年,每四個畢業生中就有一個找不到工作。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政治學教授蘇珊‧謝克(Susan L. Shirk)說:在二零零七年,中國大學生有百分之八是中共黨員,而在一九八九年只有百分之一不到。而像北京大學這樣的優秀學府,百分比還要高得多。但是《人民論壇》發表的一項調查總結說,絕大多數學生尋求入黨並不是理念上認同,而是作為找到好工作的手段。
許多受訪的學生只有在匿名下才談到這些,因為政府對校園言論控制依然很嚴。教授們說:一些學生被分派任務,如果他們聽到老師有反政府立場就向管理人員匯報。紐約時報這篇文章所訪問的大多數學生要求不指明身份,他們說他們作的評論可能在他們的個人檔案中留下負面記錄。
一些調查顯示,五分之四的中國大學生仍然依賴中共嚴格審查的媒體獲取新聞。但是在數字化的年代,在有七萬中國學生在美國求學,又有十六萬三千外國學生在中國大學學習,信息擋牆充滿漏洞。
一位高年級學生回憶一次令人難受的圓桌會議,會議上他們與二零零七年訪問北京大學的外國記者討論對八九年學生抗議的鎮壓。她回憶說:他們(外國記者)總是問關於六四事件的事,而我們卻一直保持沉默。不是我們不願意談,而是我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她說:我覺得有點羞辱,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自己的歷史。所以我去圖書館去讀有關六四的書。基本上所有的文章都是外國記者寫的。
洛杉磯時報22日報導,中國八十年代的活躍人士,他們大多數現在依然涉及政治問題,但他們對中國年輕一代的態度很失望。
五十六歲的張世和(音,Zhang Shihe)是博客和政治活躍人士。他說:「這是愚昧的一代。他們在喝著可口可樂和看著西方電影中長大,對他們國家的歷史幾乎從不接觸。」
「人權觀察」的資深亞洲分析員費利姆‧凱因(Phelim Kine)說:年輕一代的中國人對天安門事件的冷漠是審查制度的結果,而不是有意忽視。
(//www.dajiyuan.com)